運籌帷幄,決勝千裏(2 / 2)

企業發展到一定規模後,要進行必要的分級管理。主要領導者不要一竿子插到底,那是“出力不討好”的事。對下屬的管理人員要在明確責任和獎罰的基礎上,讓他們有職有權。碰到問題,隻要不是事關企業大局的問題,要所屬的部門自己去處理和解決。這樣,領導者不僅能從管理幾百人、幾千人甚至幾萬人的沉重負擔中解放出來,隻要管理幾個人就能維持企業的正常運轉,而且能夠充分地調動下屬人員的積極性、創造性、主觀能動性,使他們對企業有高度責任感,領導者還可以有更多的時間研究企業的發展方向或重大決策。

第二,多想、多看,少說、少幹。

這是高明領導者必須掌握的原則。千萬不要大事小事都要事必躬親。你隻有站在一旁觀看,才能真正旁觀者清,避免當局者迷;才能更公正、更有效地判斷是非曲直;才能真正看清哪些事情是企業應該堅持的,哪些事情是需要改進的。即使你比你的下屬幹得還要好,也不要事事都親自去幹,必要時給他們示範一下即可。作為一個元帥,如果必須親自去衝鋒陷陣;作為一個教練,如果必須親自到運動場上去拚搏,不能說明這支軍隊的強大和運動隊的水平很高,而是說明他將寡兵弱,可能離失敗為期不遠了。正像演戲一樣,如果領導者在台上又唱又跳,讓職員們在台下指手畫腳地挑毛病,這樣的情景就有點“本末倒置”了。輕鬆管理企業而又駕馭全局就要多當裁判少當運動員,多當導演甚至觀眾,少當親自登台的演員。

第三,大事聰明,小事糊塗。

作為一個企業的領導者,首先要分清什麼是企業的大事,什麼是企業內無關緊要的小事。凡是關係到企業發展和生死存亡的大事,一定要慎重對待,決不可等閑視之。而大事往往不是每天都發生的。對於那些雞毛蒜皮的小事,要讓下屬部門按照分工自己去解決。不要陷於繁瑣的事務之中而不能自拔,被那些管不了也管不好的小事攪得暈頭轉向而影響了大的決策。但是,也要敏銳地觀察和分析一些小事的起因和影響,不要因小失大。但是,一般情況下,不必親自去處理。

古人雲:寧靜致遠,虛懷若穀。企業領導隻有擺脫繁瑣的事務,才能站得高,看得遠,才能從更高的角度正確地權衡企業經營管理上的利弊得失,才能更好地考慮企業的發展大計和重大決策。當然了,要輕鬆而又高效地管理企業,實現某種程度上的“無為而治”也需要有一定的條件或基礎。企業領導要有一定的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要十分熟悉所管企業的人和事,還要有一定的度量或胸懷。這樣,才能熟中生巧、藝高人膽大,從而實現輕鬆管理。

同樣,如果一個領導者總是事必躬親,也必然會削減下屬的工作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