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謹記西點的教導(2 / 2)

托尼·伯吉斯少校早已經曆了所有這一切,其中有擔憂,有困惑,也有自豪。伯吉斯是1990屆畢業生,現在是C一2連專職戰術官,他可能是該連128名學員成長中唯一最具影響力的人。用他的話說,他是學員們的“教師、教練、導師、督導和監護人”。

伯吉斯本人對做領導非常熱心和喜愛。他的父母是傳教士,童年在墨西哥度過。他是帶著雄心壯誌進入西點的。他說:“我本打算5年期滿後就離開軍隊,在30歲成為商界大亨。我當時並不知道怎樣實現這一切,但我要這麼做。可是,在這條路的中途,我迷戀上了當領導,我迷戀上了精英之路的艱辛與喜悅。”

在管理學員時,伯吉斯散發出激越和熱情的光芒。他和藹可親,言行謹慎,是朋友,又是老板。他的成功靠的是維持一種微妙的平衡——引導學員做決策,而不是由他自己來做決策;給學員足夠長的繩子,但知道何時收短繩子。他必須找到前進的機會,但又必須發現挫折。他必須隨時準備施展影響力。

他認為,如果伯吉斯成功了——如果西點軍校成功了——他的學員將作為“獨當一麵”的人而脫穎而出。他說,“你知道,他們會成功,他們做的將比我們所能想象的還要出色。”

尋訪這些西點畢業生的足跡,讓我們感慨萬千。正如西點軍校的宣言書中所堅稱的,該校致力於生產這樣的畢業生:他們將“畢生的無私服務獻給國家和社會”。這一含糊的措詞曾引起一些人的擔心,他們相信,上述這種服務應絕對是軍事的。但是,作為一個國家,我們在每一部門都缺乏偉大的領導者。從某種意義上說,有的人可以責備西點人放棄了軍事,但是,有什麼好多慮的呢?商業已成為新的國防。服務於經濟,也是在服務國家和社會。因為,眾所周知,國家的核心競爭力已經轉移到了經濟領域。誰擁有經濟領域的精英人物,誰就多了一分勝出的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