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阿醜
晉太康中,安郡岱山下荀村有一後生,姓婁名韶,貌醜陋,麵生黒記,大如雙掌,黑如鍋底,盡兩頰蓋之,記上有茸毛,似須發濃生,奇醜無比也,故眾喚阿醜。父母早逝,以樵勉生之。
久而久之,眾慣稱婁韶號阿醜,竟忘姓名。村裏童孩見醜,無不懼之。若童孩哭鬧不止,大人需言,阿醜來矣,抓汝歸,童孩即刻止哭,懼而避之。
阿醜雖醜,心地善良,助人為樂。恐己醜,驚駭童孩,用一遮醜布遮麵,露雙目,於村內行之,眾習以為,漸無人厭之。
一日,阿醜上山砍柴,晚方歸。負柴下山,突怪風驟,將麵帶遮醜布刮入草叢內,細尋之,卻未見布,欲棄而歸之。
山上月光慘淡,阿醜於朦朧月光下,尋下山。白日山中,挖野菜獵野稀少。至傍晚皆無,剩獸聲蟲鳴,毫無人跡,寂寥之極也。
阿醜負柴慢行之,突見有燈光閃,奔光而,至近,攏目細視之,一茅舍也。見一人推門出屋,燈光從屋內閃出。恐己醜駭屋主,速轉身欲離,卻屋主高聲喚住。言語乃一女聲,呼曰:“郎君何欲歸?吾候之良久,欲與君拜堂成親,請君進屋,莫失良辰美景,速也。”
阿醜聞言大驚,細視女子,秀麗端莊,豔若桃李,亭亭玉立,如花似玉,身著白衣白裙,一小碧玉也。不識之,以為女認錯人,開口釋曰:“吾不識汝,姑娘認錯人矣。”殊不,美女徑近,拉進屋,欲掙脫,美女力大無窮,拉硬扯,難掙脫,得入之。
進屋後,美女仍不鬆手,自薦曰:“吾姓白名璞婉,君可記否?三年,君上山樵,遇一餓狼撲吾欲食,君持斧出手,砍傷狼腿,狼負傷棄吾逃之,吾僥幸獲救矣。”阿醜聞之,憶當年,確有璞婉所言之:
三年,阿醜上山砍柴,於山腰見一灰狼逐一小白兔,狼漸迫近,兔懸一線,危矣!見狼猛撲,兔躲閃不,撲倒。阿醜生善良,見死焉能不救之?遂抽砍斧上,出手狼突擊,狼未有人背後襲擊,斧砍傷狼左腿,狼慘叫棄兔,倉惶負傷逃之。
兔獲救,拱爪,恩人致謝,後潛入兔穴避之。阿醜喻矣,噢?璞婉乃兔精也!
璞婉續曰:“今乃黃吉日,吾欲以身許,以報當年救之大恩,請授受之。”
阿醜拒曰:“吾貌醜陋無比,難當郎,小姐嫁吾,確不妥也。”璞婉笑曰:“君勿為憂也。”言罷,桶出屋水。短時水歸,將水倒入盆內,謂阿醜曰:“君可用水淨麵,則容煥一也。”
阿醜依璞婉之言,用水淨麵。瞬間之後,於燈光下,見己水盆倒影,容貌煥一,黒記盡失不見,麵色變白皙,眉清目秀,貌英俊,成一美男也!
阿醜大悅,跪謝璞婉變容之恩。璞婉亦跪倒,二人擁,久而不分。當即二人置喜堂,擺案桌,焚高香,燃雙蠟,貼囍字,拜堂成親。二人海誓山盟,親愛,白頭偕老,永不分之。
夫妻歡樂一夜,泛魚肚白之時,阿醜醒矣,睜目望,見周無茅舍,亦無璞婉之身影,於一大樹下,草叢中臥,見樹側有一洞,定兔穴也!
阿醜如夢如幻,疑所遇,尋柴負,下山歸之。山下遇一同村人,時憶遮醜布已失矣,頓覺難堪,遂速用手遮之。
阿醜速行歸之,一之上,眾驚異視之,低頭不敢視眾。氣喘籲籲至,尋洗臉盆欲淨麵。頓時呆矣,見盆水中倒影確變美,昨夜非夢非幻,所遇確實也。啊!吾棄醜變美矣。
村民傳開,言村內來一英俊後生,居於阿醜。遂紛踏至阿醜觀之,問從何而來。阿醜不敢言己突變美顏,恐眾當成妖,遂謊言乃阿醜弟,互換居而謀生。眾雖半信半疑,卻再無人阿醜,漸淡忘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