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二十瑞黃梁夢
朝嘉靖三年,瓊山,有一姓瑞秀,精讀詩書,高八鬥。秋闈前,其騎馬離家,赴省城趕考,欲仕途之。
瑞途徑廣州一小鎮時,天突降大雨,泥濘,車馬難行,其雖帶蓑衣,然難雨中續行之。見天色已晚,欲尋旅店歇之,然過宿頭,前無村後無店,難以落腳。其手搭蓮蓬,前後尋之,雨簾中,見遠處有燈閃耀,定有人家未寢,其驅馬奔之。
至燈處,見一院內有草舍數間,一農戶也。其下馬敲門,開門乃一中年婦,發髻高挽,眉目秀,額中點吉祥紅痣,麵善溫和,其上前施禮曰:“小生乃進城趕考,途徑地,下起暴雨,車馬不,欲借宿一晚,不可否?”婦人熱心腸,曰:“無妨,無妨,吾家恰有一偏房,若不嫌棄,子可委屈宿之。”
進院之後,婦人將馬栓入馬棚,恐擾婦家人入寢,婦人卻曰:“吾丈去年逝,家中吾獨居也。”聞言,婦人施禮曰:“倘若如,吾不擾夫人矣,孤男寡女恐有不便,若人誤會,豈不汙夫人譽,吾另尋處之。”言罷,其執欲走。
婦人乃貞潔之人也,見年輕如彬彬有禮,心中欣慰至極,遂曰:“子如有禮,能為吾所,難得可貴。於吾家房後,不遠處有一瓜棚,子可暫住一宿,內置有草墊,吾可送汝一枕而寢之。”言罷,婦遞一黃布包成枕,摸之,覺枕內稻穀填充而成,謝後出門去矣。
抱枕出門轉房後,見一草棚,見棚內幹淨,地上鋪有草墊。其脫蓑衣,將黃枕於草墊之上,臥於上麵,尚能聞稻稈香。連日趕,其疲憊不堪,躺於草墊上,合衣而眠,刻酣然睡之。
頓入夢鄉,覺身飄飄然,進入金鑾殿試,皇上出,其對答如。皇上大喜,下旨委其為廣州府,擇日走馬之。
殿上一王爺相中,招其為贅婿。其雙喜臨門,十字披紅,走馬榮街後。後又攜妻入洞房,樂不可支也。
走馬上,身披官服,飾金戴銀,奢華至極。始有為民謀福,然土豪富紳贈銀獻金,賄賂拉攏,其漸貪汙腐敗,無款不貪之。
三年過後,腰纏萬貫,稱霸一方。出門上街時,前呼後擁,儼然王爺也。其為填滿私囊,繁設苛捐雜稅,不顧民死,行之。旱澇之年,難民離失所,四處逃難,遍地餓殍,現易子而食慘相,其不以為然,卻謊奏朝廷,民居樂業,歌舞升平,犯欺君罔上之罪也。
野心勃勃,令智昏,竟煽動嶽父,聯合內兄,欲發動叛亂,搶奪王,另立國號。其陰謀敗露,政變失敗。王爺捕,株連族,遭滿門抄斬。其參與叛中,難逃一劫,判淩遲處死,其押入刑場,候斬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