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昌平府一府六縣,共計一千八百萬人口,皆為平安縣侯治下子民。其中平安縣六百萬人口更是基礎和核心。因而現在的昌平府實際上有兩個中心,一個是府城,一個是平安縣城。
昌平府全部的軍事力量有:城衛軍六萬人,平均戰力乙等下;鳳尾商會護衛團一萬五千人,平均戰力乙等上;鳳尾商會特戰隊一千人,平均戰力甲等中,特戰隊運輸隊二千人,平均戰力乙等上。合計軍事力量共七萬八千人,占總人口的千分之四左右。
另外,在昌平府城旁,寧平縣境內,駐紮有鎮東軍十萬人,領軍中郎將魏顯武。臨江縣縣境內長期駐紮楚國鎮東軍一部五萬人,領軍中郎將雄鎮江。這兩支軍隊主要的軍事任務為防範對江的趙國,不受平安縣侯節製。
整個昌平府軍事力量嚴重不足,達不成製衡鎮北軍的目標,擴軍是必然的選擇。整個軍事力量需要擴充至三十六萬人,占總人口的百分之二。以鳳尾商會的實力和整個昌平府的經濟水平,目前足以支撐。並且這三十六萬人的編製,軍部已經認可,每年會有基礎的軍費發放。
城衛軍係統需要擴充至十萬人,各縣城城衛軍,除平原縣外保持五千人的編製不變。為了避免出現各自為戰的狀況,將各縣城衛軍需進行了整合,統一接受府城城衛軍的統率和命令,各縣縣尉不再兼任縣城衛軍統領,由府城城衛軍派遣統領。
府城城衛軍擴充至七萬五千人。並且戰力需要提高到乙等上。
鳳尾護衛團變更為平安護衛軍,作為機動性更強的作戰部隊,將會擴軍至二十萬人,並且戰力需要提高至甲等。
鳳尾商會特戰隊變更為平安特戰團,主戰部隊擴軍到四千人,運輸後勤大隊擴軍至六千人。
還有五萬人的名額,陳子陵計劃開始組建平安青年近衛軍,從平安縣學畢業學子和鳳尾商會員工子弟中挑選兵源,從少年時開始培養,逐步打造成為一隻戰力甲等上的強軍。
兵員的招募和統兵將領的選拔是比較大的難題。如何解決?陳子陵和父親陳少華考慮了很久,做出了決策。
平安特戰團現有人員架構不變,升任萬大江為特戰團統領,江一郎為副統領,下轄四個主戰大隊,每個大隊轄十個百人小隊,運輸後勤大隊升為運輸後勤營,升任耿守澄為特戰團副統領兼任運輸後勤營統領,下轄三個運輸後勤大隊。
特戰團需要招募主戰軍士三千人,皆為武師修為,年齡要求在四十歲以下。後勤運輸營需要招募軍士四千人,修為在高級武士以上,年齡在四十五歲以下。
為了保證招募兵源目標的順利達成,陳子陵給出了優厚條件:俸祿為軍方一倍半,以及提供一套兩層樓帶院子的屋舍安置家屬。同時,整個平安特戰團成員皆給予正式軍方身份,統領職銜為軍方中郎將。將由平安縣侯向軍部申報,並由軍部下達正式文書。
整個招募由鳳尾商會在各地的分會進行宣傳和運作。所有招募的特戰隊員由總教官魏文軍進行培訓、考核和評定,合格者留下,不合格者調往平安護衛軍或昌平府城衛軍。
平安護衛軍同樣具備軍方正式身份,護衛軍統領職銜為於軍方中郎將。整個護衛軍將設二十校,每校一萬人,由校尉統領。校下設三曲,每曲三千人,由軍侯統領。曲下設三營,每營一千人,由營尉統領,整個編製和職銜與鎮北軍等同。
方平、陳勇、陳威直接升任校尉,統軍一萬人。原箭術營營尉齊驍、平字校甲子營營尉鐵文山、勇字校甲子營營尉侯守正等九名營尉升任為比校尉,暫時署理校尉職權。箭術營升級為箭術校,作為整個護衛軍的遠程支援部隊。
還有八名校尉的空缺,陳少華和陳子陵商量後,給了魏家四個名額,楚家四個名額。魏家的名額由魏行武回家族挑選,魏家為軍武世家,挑選四名校尉應該很輕鬆。
升任魏行武為平安護衛軍副統領,職銜為中郎將,軍部下文正式確認。掌控二十萬軍隊是魏行武目前能力所不具備的,他還需要磨練和沉澱。
至於平安護衛軍正統領的空缺,陳少華給了楚家。讓楚家真正感受到了陳少華父子的誠意。楚中元這一係在平安侯整個權力係統中占據了極為重要的兩個位置:昌平知府和護衛軍統領。楚中元當天攜楚懷文拜見了陳少華,表達了忠心,並當場盟誓:從今往後,楚中元這一係將以整個平安侯的利益為首要利益,家族利益放到第二位。
楚家推薦了楚懷文的親弟楚懷武,原屠虎軍城中郎將,出任平安護衛軍統領。陳少華認可,並向軍部申報,下達正式任命文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