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裝備最重要的是承重能力和牽引運行能力。在這方麵使用了大量的土屬性和變種木屬性“風行”符文。經過反複的調試和試驗,最終確定了合適的符文組合。涉及到多符文組合運用的,各種屬性的組合搭配至關重要,需要根據目標性能,做出大量的調試。
有了這套自動鋪路裝備,隻需要用人力鋪設地基和準備築路材料即可,可以節省大量的人力和建造時間。
築路材料最初的設想是用小石子加糯米漿進行調和,但是陳子陵感覺有些浪費,而且這種材料鋪設的道路平整性和堅固性不夠,經過斟酌後,放棄了這個設想。
陳子陵在十萬大山中尋找了一段時間,然而沒有找到合適的材料。隻到有一天,他探查渡月湖外湖,為探查內湖做準備時,在外湖的一座島上,發現了一種奇樹,樹高一丈,樹身為黃褐色,整個樹身直直地向上生長,沒有樹枝和分叉,隻在最頂部長著六七個小樹枝形成的樹冠。
這種奇樹在島上長成了一片密密麻麻的樹林,然而整個林間看不到任何飛蟲。它的樹汁是青色的漿液,流出後,很快會凝固成平整而堅韌的塊狀物。當陳子陵使用紅色火球灼燒時,又會還原成青色漿液。陳子陵頓時大喜,這不就是最好的築路材料嗎?而且“銘文自動鋪路裝備”的築路材料裝運和泄料係統,是銅木樹幹打造而成,並不懼怕高溫。
於是陳子陵調集人手,大量采集這種青漿樹汁,將凝固物帶回儲存。
平安大道的建造正式開始。用了八個月,百裏大道路基完成,四個月整條大道鋪設完成,道路兩旁,移栽了無數的常綠喬木。整條大道寬闊、平整,青悠悠地延伸向遠方,令人心曠神怡。從平安縣城到鳳尾村,騎銘文單車,半個時辰即可到達。
道路兩旁的住宅群也開始建造,統一的青石為牆搭造成兩層小樓,屋頂鋪上琉璃瓦,後麵以條石圍成小院子,院中點綴著紅花綠樹,小院子的後麵是清水流淌的人工小河。
看著一棟棟整齊、清爽的屋舍,經過的工匠和銘文學徒,無不露出欣喜、憧憬的表情。這裏將成為他們心中最為美好的家園。
長約千裏的湖濱大道也開始了建造,平安縣、平湖縣、臨江縣經過協調,各縣負責境內路基的修建,平安縣同時負責整個路麵的鋪設。這項工程在平安縣境有四百裏,平湖縣和臨江縣各三百裏,計劃花三年的時間完成。
在這三年的時間裏,平安縣城連通昌平府城,長約四百裏的昌平大道也將開始建造。建成後,從昌平府城到平原縣城隻需兩個時辰,整個昌平府的東北部一府四縣將連成一體,形成一個堅固的防禦體係。
整個鳳尾城的城牆建造與平安大道的建造同時完工。築城的第四項工程和第五項工程也迅速跟進。
第四項工程:城牆上的布置。搭建銅木樹長棚,放置防衛武器,防衛武器以“自走銘文弓弩”為主,每五十步配置一具,總共配置二千具。建造六千座小石屋,常年駐紮哨兵計一萬八千名。內牆處增設一百五十處堡壘,堡壘中常駐防守增援部隊三萬人,並且小批量儲存各種防守軍用物資。
第五項工程:城牆後的布置。在城牆後每隔三十裏建造軍用物資倉庫,在倉庫旁建造守軍生活區以及醫療所等等。
在牛金的專業督造下,在二十萬工匠和銘文學徒的辛勤勞作下,在各種充裕物資的支持下,僅僅用了一年半的時間,鳳尾城的主城牆,牆上防禦設施,內牆和牆後的各項配套建築建造完成。剩下的就是更加精細的打磨和調整。
瓊脂樹林、鳳尾村、鳳尾商會銘文總坊、平安特戰團軍營、平安護衛軍軍營、平安縣學,連成了一片,並且置於整個城牆的保護之下。平安特戰團軍營從原來的二環絕壁遷移到鳳尾商會銘文總坊旁邊,除下達的軍事任務和日常的演練之外,還兼帶銘文總坊的護衛之責。
平安特戰團原來的軍營將會擴充,作為青年護衛軍的營地。
平安侯府的建造地址最終選擇了離平安縣城不遠,在平安縣學旁邊的一座小山之上。由牛金規劃和督造。計劃在半年內完成。陳少華和方萍帶著陳子涵、徐慧娘、魏小妮目前暫住昌平府城。一百白羊衛隨同護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