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耽擱時間,陳子陵找來黎世宏和李蘇鐵,將自己的想法告知二人,然後直言不諱的詢問他們的修為情況,突破到十八階還需要多長時間。
黎世宏和李蘇鐵進入本源世界多年,晉階十七階也有不短的歲月,積累已經足夠,如果機緣來到,對本源世界的感悟達到了某個臨界點,也許很快就能突破到十八階,如果感悟不到,那隻有等待,不知何時可以突破。
兩人現在的元神虛影不能完全化為實影,虛影光球的赤道部分,始終無法化實,元神的螺旋運轉差了那麼一絲靈性。
聽了兩人的陳述,陳子陵還是有些疑惑,於是問道:“兩位對於本源世界的感悟到了什麼程度呢?十八階對本源世界的感悟應該達到什麼程度,你們是否知曉?”
“我們對本源世界的感悟,或者對本源世界的適應性應該達到了四成九,而十八階修為最低標準是五成以上的感悟和適應性。”兩人沒有遲疑,對這方麵顯然有很清晰的認知。
“從十七階晉階到十八階需要兩方麵都能達到標準,一方麵是肉體方麵達到圓滿淬煉的程度,先天真氣將皮肉、筋骨、血液淬煉到混元一體的境界;另一方麵就是對本源世界的感悟和適應性。本源世界的壓力有助於肉體方麵很快達成標準,但是對本源世界的感悟,則需要可遇不可求的機緣。”兩人繼續說道。
陳子陵陷入了沉思之中。想要兩人提升對本源世界的感悟,最直接的辦法是在兩人的識海中,演繹出這方世界的奧妙,供兩人參悟。紫晶原石有這種特質。
陳子陵估計二簇的紫晶原石可以演繹六成多的本源世界奧妙,足以讓他們獲得足夠的感悟而晉階。
但是紫晶原石隻能在自己的識海空間演繹,而且這種感悟是自己的,他無法向兩人描述和演繹。要想把這種奧妙在兩人的識海空間中演繹,需要有承載物,而星力就是最好的承載物。本源世界的天地元氣不行,因為缺乏那種本源性的靈性。
星力是自己的底牌,以自己和鯉族的關係,暴露給他們也無妨,也罷,就送給他們一場機緣吧,給他們建立星力種子,剩下的看他們自己的悟性。
決心已定。陳子陵看著兩人,鄭重說道:“我可以在你們的識海空間,演繹本源世界的奧秘,但是隻能達到六成多,能否突破本源世界五成感悟,全憑兩位的機緣,我無法確保。另外,關於這種能力,我希望兩位保密。”
兩人大為震驚,同時也流露出期盼和興奮的表情。兩人鄭重的以鯉族先祖白龍起誓,發誓保守秘密。然後期盼地看著陳子陵。
陳子陵微微一笑,說道:“兩位請放鬆,盡可能進入入定狀態。”
待兩人入定之後,陳子陵盤膝坐於兩人麵前。
左右手食指分別點上兩人的印堂穴,神識貫注於自己識海中的光球,從光球中牽引出二絲星力,以指為橋,神識牽引星力緩緩透過兩人的印堂穴,貫注入他們的神藏穴之中,那絲星力在陳子陵神識的牽引下盤旋轉動,逐漸與兩人的神識相合,然後在兩人的識海空間中自行運轉。
接著,陳子陵拿出了紫晶原石,從貫注於兩人識海空間的神識之中,又延伸出一絲神識,注入到紫晶原石中。
紫晶原石中的兩枚花簇帶著玄妙的靈性,開始在他的識海之中,演繹著這方世界的玄妙變化,這方世界的奧妙,也絲毫不差地複製到兩人識海中的星力上,在兩人的識海空間中運轉、演化。
維持著神識的輸出,陳子陵也在靜靜感悟著這玄妙變化。不知不覺中,天地中的元氣與他體內的先天真氣,形成了一種和諧而穩定的循環,內外兩個世界之間開始了奇妙循環。
陳子陵的丹田氣海中,吸納的天氣元氣慢慢增加,最後達到整個空間的六成六,就不再增加,整個循環維持著這個水準,運轉不止,先天真氣伴隨著循環,雖然量沒有增長,但是更加地凝實。
陳子陵心中無悲無喜,自然恬淡,無有一絲掛礙,心中自然而然地有了明悟。他對本源世界的感悟達到了六成多,調動這方世界的天地元氣,是以前的六倍。
時間流轉,不知道過了多久,陳子陵穩穩地維持著神識的輸出,心中平和無比,不現一絲焦急。
突然,一股滔天的氣勢在兩人身上,陡然而起,並節節攀升,天地元氣向著兩人席卷而去。
黎世宏和李蘇鐵兩人同時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