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愛敏感問題解答100問(3 / 3)

38.大愛也是為了自己嗎?

答:是的。一切大愛最終成就的都是自己,成就別人隻是一個副產品。

39.大愛一定要去關愛他人和自然嗎?

答:是的。因為沒有人是一個完全自足的孤島,每個人都是大陸的一小片,整體的一部分。任何人的衰減和死亡,都會牽涉到整體的衰絕和死亡,而我就在這個整體之中。皮之不在,毛何依附?因此,每當我們聽到他人的喪鍾時,也要警覺——喪鍾也是在為我而鳴。不僅要愛他人,而且還要愛大自然,因為人類每一次對大自然的施虐,都遲早受到了相等的惡報。我們不可能生活在一個沒有大地和藍天白雲的世界裏。

40.大愛是如何成就完整的人?

答:是指人要活出空間來,人要活得有高度、寬度和深度。高度就是天天向上,就是找信念、找企盼、找目標、找願景,就是尋找希望,找神、找信仰、找佛、找梵、找品牌等;寬度就是接納父母、兄弟、姐妹、子女、鄰人、朋友和一切陌生人,就是接納山川大地、風雨雷電、‘動物植物等,就是橫向承擔責任;深度是集中,是創造,是把責任義務落到實處,是讓自己活得有價值有意義。一個隻有活出了生命高度、寬度和深度的人,才稱得上一個完整的人。

41.為什麼大愛要從功利算計中推出?

答:我們都是俗人,我們幾乎不相信自己身上有大愛精神,我們寧願相信這世界上沒有無來由的愛,我們都認為人的一切活動都有目的,都可以用功利的尺度來丈量來計算。基於此,我才會在書中以用功利的尺度來丈量來計算大愛,這是不得已的方便法門,這條途徑比較實際,比較容易被大眾接受,也更直白容易被理解,因為大眾更關心實惠,更關心付出後的速得,更關心付出的成本和風險。這樣一來,此大愛觀念的推出就不是無源之水無根之樹,就會在大眾中生根、發芽、開花、結果。

42.大愛更直白的解釋是什麼?

答:是愛大。這個愛是一個泛指,不是指某個具體的愛行,而是指愛的方向性、傾向性,是指理性目標意願,不是指情感狀態,即我們天生懷有對自己、對他人和萬物的那種連接、擁抱的意願傾向。因為終點追求“大”已如明燈高懸,已在我們身上產生了巨大的牽引力和爆發力。因此,愛自己、愛他人和愛天地萬物卻並不止於喜歡,而是希望這一切會變得更美好。

43.小愛真有許多缺點嗎?

答:不錯,小愛有許多不足,如“寵愛”“溺愛”就是小愛,這種愛時常會害了對方,害了子女。小愛更側重表達者的情感情緒衝動,張揚的是自己的當下狀態。小愛的主要缺點有三個:一是愛得膚淺,二是愛得狹隘,三是愛得低俗。小愛的特征是情緒化、情感化和自炫化,人們一眼就能看出你的愛是炫耀型還是真誠型的。

44.大愛與小愛的判別式是什麼?

答:一看是感性還是理性。小愛是感性,大愛是理性;二看大小。小愛範圍小,大愛範圍大;三看是張揚自己還是他人。小愛傾向於張揚自己,大愛則反之。

45.大愛與喜歡的區別是什麼?

答:喜歡來自於個體的習慣、個性和偏好,喜歡是情感情緒的自然流露,而大愛則是高度理性算計下付出的主動行為。喜歡具有很大的局限性,而大愛則是無疆的、博大的。大愛是冷靜的愛,而喜歡是熱情的愛。當然,大愛裏也會產生喜歡和情感。

46.大愛支點法則是什麼?

答:愛恨都從支點起。大愛者愈能行大愛,大恨者愈會施大惡。愛恨都會按複利增長,所以,你我每天所作的小小決定都有著不可估量的重要性。今天極小的一樁善舉就讓你占領了一個戰略要點,幾個月後你可能就從這裏開始,走向未曾夢想到的勝利。今天對貪欲、憤怒等看似微不足道的放縱,就會讓你失去一座山嶺、一條鐵路、一座橋頭,敵人可能就從這裏發動進攻。倘若沒有這些細小的放縱,敵人絕對無機可乘。因此,“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尤其是那個愛恨的起始點。

47.大愛是我們最終的選擇嗎?

答:是。凡人大都從一個工作轉向另一個工作,從一種嗜好轉向另一種嗜好,從一種喜好轉向另一種喜好,總認為最好的最真的最美的一定在下一個,結果卻總是以失敗告終。於是,聰明的人就會悟出——尋找隻不過是一種幻想。這裏有兩種人:第一種是尋找者,第二種是絕望者。而在這少數的尋找者中還會有個別人會進一步反思,而後得出:任何欲都是想出來的,因此任何欲都必然可以想出一種滿足的方法。餓了有食物滿足,屋美有裝飾滿足,渴望男女結合有性滿足。總之,人的一切物欲都能得到滿足,由此推斷一切精神也能得到充分滿足,因此,我們追求的快樂、幸福、自由、價值和不朽等,也一定能找到滿足點。於是許多人找呀找,終於有人從暴力出發,向上找到了冷暴力,再向上找到了算計和小愛,最終終於找到了大愛。一切精神欲最後都在大愛中得到了滿足。終於發現大愛不在別處,就在自己出發前的家中。

48.普通人都有可能盲目地敬大愛嗎?

答:不可能。隻有曆經了功利算計推演的人,才會敬畏大愛的偉大和好處。凡是沒經曆老師講解或自己對功利算計推演的人,就算暫時被其他因素說得相信了,那也是不能長久相信的;就算能長久相信,那也是自己內部產生不出大愛動力的;就算能產生一點點內在動力,那也是達不成大通並實現大我終極目標的。人隻有透徹地信、有邏輯地信,大愛才會在他內部運轉,大愛才能自然流淌出來,造福蒼生,完成大我。一切盲目的信和一知半解的信,都是害人的,都會達不成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