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好鑼是有調門的
"就在這個地方,銅鑼突然不見了。"
馮哥指著一個水泥製作的象棋棋盤說。這是富民小區A區的院子,院子裏的樓有六層高。四周都是高樓,這個院子仿佛有一種天井的感覺。馮哥家就住在三單元的五樓,他家的樓下是一片空地,平時他喜歡把自己的愛車停在窗子底下。可是自從那天他把五樓上的花盆碰下來,把愛車砸了一個大坑後,他再也不往這裏停車了。
就在原來挨著停放汽車的地方,有一個擺放象棋的小石桌。石桌上刻著棋盤,四周有四個小石凳。夏天的傍晚就有一些人坐在這個石凳上借著路燈下棋,有時候,一下就是半夜,你出車,我跳馬,殺得那是昏天暗地,日月無光。
馮哥說著話的時候,一個腳踏輪滑的小男孩兒從遠處飛奔過來,小鷹朝著男孩兒大聲地打著招呼,男孩兒卻像沒聽見似的不理不睬。這時,馮哥朝著男孩一揮手,"去去,一邊玩去!"男孩兒也不答話,扭頭跑了。小鷹問:"他是誰?"馮哥歎了口氣,說:"我兒子!"小鷹又問:"他怎麼不說話?"馮哥答:"別提了!"
蛐蛐的眼睛此時正盯在象棋的棋盤上,馮哥說"別提了",蛐蛐卻聽成"象棋呢",蛐蛐也是一個小棋迷,非得讓馮哥給他講講象棋的事。
馮哥說,他也是這象棋戰場上的主要幹將。不過這些日子,他的左腿剛剛接好,除了堅持著開出租外,現在他最重要的任務,就是要把那棵大楊樹上給他們帶來厄運的烏鴉趕跑。
銅鑼的出現,已經是他們實施趕走烏鴉行動的第二步了。
他們找不到氣槍和彈弓,也就放棄了用武力強行驅走烏鴉的辦法。接下來怎麼辦呢?
真是人多出韓信呀,最先提出新創意的是那個被淘小子把雞蛋都撞碎了的寧媽。
寧媽對馮哥說:"你呀,就算嗓門大,一個人在那兒幹號,能把烏鴉嚇跑了?"馮哥說:"我一個人聲音弱,咱們一起喊好不好?"
於是,在一個傍晚,馮哥像是一支樂隊指揮,他把寧媽、高嬸、劉婆婆,還有前兩天閃了腰,剛剛能從床上坐起來的汪爺爺,一起集合在大楊樹下,看著烏鴉從外麵回窩後,他們就開始一起朝著烏鴉高聲大喊:"噢--噢--"光喊還不過癮,又開始唱歌。這些人不會唱流行歌曲,就唱一些老歌。
樹上的鳥兒成雙對,
綠水青山帶笑顏。
......
大刀向鬼子們的頭上砍去,
全國愛國的同胞們,
抗戰的一天來到了,
老烏鴉你趕緊往外跑!
......
後麵的詞兒明顯是篡改了。唱歌的方法既不是美聲,也不是通俗唱法和民族唱法。全是原生態的聲嘶力竭。五六個中老年人,扯著嗓子唱出了七八個調,烏鴉沒嚇走,倒把四周的鄰居們都吸引過來了。
"你看,咱這富民小區的社區文化搞得就是好,中老年人吃完飯就開展歌詠活動。"
"咦?這是什麼演唱方法呢,全都仰著脖子,朝著天上唱。沒見過。"
還有說得難聽的,"哎,你看那院是不是著火了?一幫人亂喊什麼呀,孩子還在屋裏寫作業呢。"
還有更難聽的:"是不是要鬧地震了?這像是地震前兆喲!"
大楊樹頂上的兩隻烏鴉當然也聽到了中老年業餘"合唱團"的歌聲。它們聽了一陣,還"哇哇"地跟著叫了兩聲,像是在說"唱得好,唱得好,再來一個,再來一個!"沒有一點要搬家的意思。
看來,靠歌聲嚇走烏鴉的策略徹底失敗了。就是在這個時候,寧媽又說了:"現在的烏鴉什麼歌沒聽過呀,咱們又喊又唱的這招兒不好使。我有一個好主意,肯定一用就靈。"
大家連忙問:"你的好主意是什麼?"
寧媽說:"咱們放鞭炮呀,弄幾掛小鞭和二踢腳,在大楊樹下劈裏啪啦一放,還不把烏鴉崩跑呀?"這時候,劉婆婆說:"嚇唬烏鴉放炮仗不好使,"她用風水先生算卦占卜的語氣說,"水克土,金克木,這樹上的鳥類最怕的是金屬之音,要是能找一麵銅鑼,拿到這樹下狠狠敲一陣兒,烏鴉必走無疑。"
可是哪有銅鑼呢?
劉婆婆說:"還是我來想辦法吧。我的侄女劉洋在市京劇團裏當演員呢,他馮哥你給她打個電話吧,然後再辛苦一趟,用你的車把那麵銅鑼拿來。"
一番聯係後,劉洋給送來了一麵銅鑼,說這是團裏最好的銅鑼了,用完了得馬上還給劇團。人家演出還等著用呢。劉婆婆說:"太陽落山陰氣轉,晚上烏鴉回窩時,咱們狠勁敲一陣,第二天肯定給你還回去。"
就是這麵專業劇團的寶貝一樣的銅鑼,馮哥剛拿到手,就放在這個擺象棋的石桌上,可是一轉身的工夫,銅鑼竟然不見了,你說怪不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