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大結局(1 / 1)

第16章大結局

坐在馮哥中華車上的小鷹在路過市裏的京劇團時就先下了車。馮哥拉著劉婆婆和郭芬回家了。

在京劇團排練場上,小鷹找到了打鑼的專家石陽。他掏出了錄音機,放了一遍那淨空寺裏的鍾聲讓石陽聽,然後問他:"這是鳳凰嶺上的新建的鍾樓上的鍾聲,離我們這個城市20多裏路,如果我在你這裏放一麵鑼,鳳凰嶺敲鍾的時候,這個鑼會自動響嗎?"

"哦,你問的這是一個很簡單的物理聲學上的問題,遠處敲鍾,能不能讓我這裏的鑼也響,得具備一些條件,比如兩個物體的振動頻率必須是一樣的,這樣會產生共振,對了,我是給你講過的。當然嘍,兩個物體的方向啦、距離啦都決定著共振,也就是共鳴的大小。我再給你講一個例子吧,比如咱們北方冬天來暖氣,有些人家的暖氣管子會有共振現象,一到晚上就發出嗡嗡的聲音。你知道如何處理嗎?告訴你吧,這個暖氣管臨窗台,外麵就是馬路,噪音比較大,關上窗戶屋裏比較安靜,就是有這個管子的嗡嗡聲。多討厭呀,其他的幾個暖氣片就沒有,用手握這個管子的下水段噪音就少,共振也來源於這一小段。"

石陽講起這些話題真是滔滔不絕。

"是不是雨天的時候,聲音傳播得更遠一些?"

"這是最簡單不過的常識了,因為雨天,空氣濕度大呀。你是不是會覺得雨天的時候,聽見火車的聲音也比平常要響呀?"

"謝謝你了,石陽叔叔!"小鷹說著就要往外跑。

"哎,小家夥,你問這些幹什麼?你剛才放的那個鍾聲和我給劉洋老姑拿去的那麵鑼的頻率是一樣的呀!對了,小家夥,你讓他們趕緊把那麵銅鑼還給我呀!"

"今天,不,一會兒就給你拿回來!"說著小鷹已經跑遠了。

小鷹從京劇團裏出來的時候,又路過了市裏的聾啞學校,他朝著院裏望去,希望能看見媽媽的影子,他現在有很多話想跟媽媽說。

這時聾啞學校的門衛老師傅認出了小鷹,"喂!你是小鷹吧,你媽媽剛走不一會兒,到富民小區找你去了!"

小鷹飛快地朝著富民小區跑去。此時,他真的像一隻收獲的雄鷹充滿了勝利的喜悅。

在象棋盤上,小鷹看見了兩件東西,一件是那麵丟失的銅鑼,另一件是驅鳥器,它們都完好地放在棋盤上,旁邊有眾多的"車馬炮"在守護著它們。

蛐蛐說:"是那個叫馮磊的聾啞同學把這些東西藏起來了,就藏在六樓的那個閣樓上。哎,你說怪不怪,掛在房梁上的鑼怎麼一到晚上7點沒有人敲,卻自己響了起來呢?"

小鷹笑了笑,"別急,我一會就讓你們知道。"

這時,馮磊腳踏著輪滑又是飛一樣地來到了小鷹的麵前,他笑著用手比畫著,小鷹回頭一看,喲,媽媽不知什麼時候已經站在自己的身後了。

馮磊的奶奶坐在一輛輪椅上,被馮哥的大哥和弟弟從五樓上抬了下來。她要告別這裏,去鄉下的老大家了,來接她的汽車就停在了門口。

今天的太陽真好,還是星期天,不僅是三單元的住戶,整個A區裏的人們都出來了,在院子裏享受著陽光的快樂。就在馮家奶奶要上車的時候,有兩個人把老太太攔住了,他們大聲地說著:"媽媽,你別走了,我們給你養老。媽媽!以前是我們錯了,我們一定改!"

這是馮哥和他的妻子郭芬。他們的聲音不是很高,但所有的人都聽見了。大家先是一愣,接著開始鼓起掌來。這掌聲像是傳染似的,呼啦啦響成了一片,大楊樹上的烏鴉仿佛也被這掌聲感染了,竟哇哇哇地叫了起來,哈哈!人們全都是"保鴉派"了,它們像是為大院裏的人們叫好呢。那烏鴉的叫聲,現在聽起來,竟然是那樣的和諧美妙。

馮磊跑了過去,猛地撲在了父母的懷裏,他的淚水肆意地流淌著。馮磊和奶奶都不會說話,他們隻能用手激動地比畫著。

這時候,小鷹的媽媽--市聾啞學校的副校長,開始用充滿深情的語言給大家翻譯著手語:

馮磊的奶奶說--

是我讓孫子把那麵銅鑼和什麼驅鳥器偷了,然後藏起來的,因為我不想讓大家把烏鴉趕走。今天,我的孫子馮磊參加市裏的輪滑大賽獲獎了,他們校長把獎狀送到家裏來了,我謝謝校長,謝謝那幾個孩子,也謝謝全院的鄰居們。

這時,一個老太太走上前,一邊拉住了馮磊的奶奶,一邊拉住了小鷹的媽媽,說:"我的好姐姐,好鄰居,今天的事我不會忘呀,今後我們不但不會趕烏鴉,'烏鴉反哺'的故事我們還得一輩一輩傳下去。"說這話的人是劉婆婆。

小鷹、蛐蛐、蝴蝶還有木頭站在那裏,也都在笑著,他們和小鷹的媽媽抱在一起,也和那個腳踏輪滑的馮磊緊緊地抱在一起了,他們笑呀,笑呀,他們的笑容裏分明閃著亮晶晶的淚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