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氏低著頭,回想起出門前母親的交代,好半天才有些不甘願的點點頭。
“曹妹妹,您在想什麼?”胤祉側福晉田氏推了推愣神的曹氏,好奇的問。
曹氏猛地回過頭來,看著麵前的熱鬧的年宴,然後抿嘴一笑,不好意思道:“沒什麼?隻是第一次見到這麼大的年宴,忍不住有些失神。田姐姐,您跟我說說,宮裏年年都這麼熱鬧麼?”
田氏點點頭,隨意吃了一杯酒,隻覺得曹氏小家子氣,但是麵上卻笑著解釋道:“年年如此,你們太子妃可是個寬厚人兒,想來往後這種熱鬧,你定是能常見的。”確實是個‘厚道人’,‘不厚道’至今毓慶宮怎麼會隻有她生孩子,還得了聖上的稱讚呢?
“是啊!太子妃娘娘是極好的。”曹氏故作聽不出田氏嘴裏的深意,附和道。她現在在毓慶宮還沒有站穩腳步,容不得意外,就算以後站穩了,東宮的事情也是不容非議的。她的注意力一直在太子爺身上,可是爺卻始終未回頭看自己一眼,曹氏心裏更是五味雜陳,她甚至看到太子爺看了太子妃好幾回。咬咬唇,曹氏把心裏的不甘壓下,笑著扭頭跟田氏繼續說笑起來。
曹氏的不甘心,不管是胤礽還是芸姍多少都是知道的,不過不甘心的人多了去了,兩個人都不會因此分出半分心神,曹氏身邊有胤礽的眼線,也有芸姍的人,隻要她不惹事,她的事就不重要。過年康熙封筆之後,胤礽依舊忙碌不止,除了初一祭祀意外,這兩年康熙也不要求胤礽天天呆他身邊了,反正有個德赫在身邊,即聰慧又懂事,康熙就把一些必辦卻不慎重要的瑣事都交給了胤礽處理,自己更得意教導孫子。
過年期間胤礽代表康熙去宮外看望了生病的裕親王還有一些宗室老臣,另外還接受康熙三五不時的考察抽查,甚至幫著處理一些政務,還有找找胤褆的麻煩,過完年二月就要開始的南巡事宜等等,雖是過年,胤礽也鮮少有長時間呆在毓慶宮的情況。太子是個尊貴而又苦逼的職業,皇子們都可以去六部曆練,可太子不行,當然身為掌權者胤礽不必事事精通,但是該知道的都得知道,哪怕比旁人多了閱曆以及心機,甚至是耐心,但是每日依舊繁忙不已,就連皇帝都要時不時研究研究各部的卷宗,更不要提太子了。
當然太子妃相對輕鬆不少,但是芸姍也沒多閑,不僅要照顧幾個孩子,還要處理宮務,還要陪太後接見不少內命婦,毓慶宮的事情她幾乎全托給管家嬤嬤處理,雖然很忙,但是年年如此,芸姍即便忙碌,但卻未見淩亂。
過年沒什麼太大的事情,除了大年初一高貴人請安的時候因為不舒服差點兒暈了過去,後來被診出懷了身子引了不小的主意以外。
“高貴人懷有龍嗣,這可是喜事啊!”後宮事,芸姍該管的管,不該管的甚少插手,後宮有貴妃,有嬪妃,芸姍雖是太子妃,但也不掌管鳳令,所以插手的隻是康熙讓她管的,除此以外並不插手任何事,高貴人所出的十九阿哥還不到半歲,還不到半歲這又懷上了,可見確實好生養,但大年初一爆了出來就有些傻了,不知是自己不謹慎遭了旁人算計,還是真不知道,不過對於這種事芸姍早就習慣了,懷孕消息首先被傳到慈壽宮,正是貴妃帶著眾嬪妃離開,芸珊帶孩子陪太後逗樂的時候,芸姍抱著給女兒整帽子的手都沒有頓,直接笑著對太後念道。
皇太後聞言也跟著點點頭,這幾年皇帝偏好漢女,太後雖不是很喜歡,但是也見不了幾麵,所以甚少插手管理。但不管是高氏,還是王氏,卻都是好生養。相較而言,蒙古來的妃子,可就……不過皇太後知道這事沒有她插手的餘地,並不多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