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統也說道:“主公,公嗣被劫那晚,天降異像,主大天罡下凡,主季漢火德重燃有望。所謂天人感應,由此觀之公嗣乃順應天道之一,望主公惜之。”
趙雲、陳到也道:“附議。”
劉備餘氣來消,佯怒道:“臭小子,快快快把你所謂方略講來。”
“諾。”劉禪應了一聲,又侃侃而談:“先說下《隆中對》之弊,先論人和。孔明先生認為,既然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雄踞北方,誠不可與之爭鋒。父親以大漢皇叔之名,高舉興複漢室大旗,彙集天下心懷大漢的英雄義士,重拾山河,重現大漢榮光,我亦認可這一觀點。隻要曹操一日不稱帝,我們伐曹就師出無名,反而被曹操以朝廷名義討伐。即使曹操父子廢帝代漢自立,我們才可名正言順出兵秦川討伐,屆時又有多少人會響應,能否出現孔明先生所描述的百姓簞食壺漿相迎的現象呢?”
眾人陷於沉思,現場一片寂靜。
“答案是否定的。”劉禪斬釘截鐵道:“眾所周知,人口、土地、政權為國家之基本要素和立國基石。而當今大漢天下,人口、土地幾乎全部被世家大族兼並殆盡,這些大族眼裏隻有家族利益,才不會在乎誰做皇帝,隻要這個皇帝能確保他們的利益。”
劉備和眾人聞言,都為之震憾變色,神情十分難看,陷入可怕的沉默。
座上之人,除了龐統為大族出身,其餘皆出自寒門。他們自小目睹世家大族強取豪奪,橫征暴斂,製造的種種人間慘劇,感同身受欺淩壓榨,都切齒痛恨不仁不義的世族豪強。
各人神情,劉禪盡收眼底,心中一樂,又道:“主公兵出秦川,飽受豪強地主壓榨剝削的佃戶小農流民,聞主公仁義之名,必定會夾道歡迎。在勝負未定之時,有奶就是娘的豪強地主那就嗬嗬了,要他們歡迎,一是我們勝利,二是我們有足夠的武力震懾他們。仁義道德隻是為他們所利用的工具,在利益麵前不堪一擊。”
“曹操欺君罔上,淩架朝廷,橫行不法,北方世族豈有不知之理。但是,在曹操高舉的屠刀威脅下,加上豐厚的利益和高官厚祿的誘感,他們再也無心恢複漢室的威權,而是投入漢室竊國巨賊的懷抱。”
“自從穎川荀彧被逼死,這些漢室所謂忠族,包括太原王氏、清河崔氏、範陽盧氏、弘農楊氏、穎川陳氏,包括穎川司馬氏、荀氏,也不得不收起羽翼和爪牙,轉暗中對抗為公開合作,選擇投於曹操、曹丕父子麾下,重建他們的勢力,鞏固他們的地位,攝取他們的利益。假以時日,世族和曹魏就會結成鐵板一塊的利益共同體,我們要擊敗他們就要難上加難。這是其一。”
“再論孔明先生之待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兵以向宛、洛,主公身率益州之眾以出秦川。要剿滅曹操,必須采取南北夾擊的鉗形攻勢,便其首尾難顧,疲於奔命。然而其策論中,要做到這一點,必須的條件是以江東孫權為援,外結好孫權,也就是伐曹成功與否,唯一成立的就是,以所謂的孫劉聯盟為基礎。加果沒這個基礎,一切都是空談。”劉禪有條有理分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