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3章江左陸郎(一)
劉備按照龐統的交待,派人把書信送到江東,分送給陸績、顧劭、全琮,這三人都是龐統在江東的至交好友。
江東,建業。
江左盟盟主陸績此時正在府邸花院,與族叔陸銘閑談,校撰《太玄經注》。
陸績年方二十五,身材高大雄壯,容貌英俊,博學多才,才華蓋世,為廬江太守陸康幼子,江東世家大族陸氏家主。
陸氏與孫氏有殺父滅族切齒之恨,為家族生存計,隻好暫時仰孫氏軍事政權鼻息,苟活於亂世。
陸康在世時,曾彙集江東眾多擁漢複漢的義士,創建江左盟,旨在除暴安良,扶弱濟貧,維護一方平安。陸康被孫策殺害後,江左盟逼迫轉入地下活動,長老九品高手陸銘受陸康托孤暫攝盟主之位。
當時陸績年幼,拜陰陽派宗主左慈為師,通曉天文曆法,星曆算數,成為一代陽陽宗師。陸績成年後下山暗中接任盟主,陸耀明麵上還是盟主,盡心輔助陸績,打理江左盟。
“公紀,孫權任你為奏曹掾,多年來,你心懷國恨家仇,奏事多直言不顧忌,深為孫權所憚。以孫權猜忌無情陰狠之為人,日久必為所害。如之奈何?”陸銘歎道。
“我本人無妨,隻是怕連累妻小和陸氏族人。在人屋簷下,不得不低頭。我陸氏族人皆在孫權勢力之內如之奈何?”陸績麵露憂色。
陸銘起身踱步,歎道:“孫氏以武力發家,孫策更是迷信武力。在這個崇尚武力解決一切的時代,無一兵一卒的漢室理當頹廢,不知何時能用儒家文明教化治民。我清晰記得,孫策平定江東時,駐紮吳郡,與張昭、張紘、秦鬆等討論以武力平定各地。公紀時年方十二,大聲說道,昔管仲任相九合諸侯不用兵車,孔聖也日遠夷不從,專心懷德,自會來投。爾等不議求取懷德之技,卻祟尚武功,真是令人失望。”
陸績淡淡道:“銘叔,以吾觀之,三至五年之內,放眼天下,諸侯隻剩曹操、孫權、劉備三雄爭霸,曹操以天時占先機,實力最為雄厚,劉備以人和占人心,後來者居上。獨孫權以地理占江東,割據觀望,最不喜歡也不希望他人統一天下。逐鹿天下定在曹劉之間見分曉。其實,劉備最大失誤是偏信孔明之《隆中對》,向孫權借荊州之南郡十分失策。孫權借出南郡是換取劉備與江東同拒曹操,一旦劉備壯大,他必在背後動刀。如此,荊州危矣,關羽有失,劉備重義,心浮氣躁之下,必傾國來攻,一旦有失,指望劉備為吾父報仇必成泡影。可恨劉備不納龐士元棄荊重益之策。”
“盟主,蜀中急件!”一名勁裝少年急匆匆衝進來,揚信喊道。
“陸羽,什麼事冒冒失失的?”陸績接過書信,慈愛地看著陸羽,嗔怪道。
陸羽是陸銘之子,是陸績的貼身護衛,年紀雖小卻已是八品高手,對陸績忠心耿耿。
“鳳稚歸天了!”陸績頹然坐下,展開粗略一覽,並未把書信遞給陸銘,垂淚哀歎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