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曹操出兵(2 / 2)

“無須客氣。”劉協擺了擺手,說道:“今夜慶祝出兵晚宴,愛卿可千萬到場。”

劉協轉身要走,楊彪又靠近稟報道:“劉禪還說,現在他行明幫孫權,暗助曹操,請陛下理解。旨在讓他們蚌鶴相爭火拚,我們坐收漁翁之利。”

“目前隻好用這個辦法了,由他定奪吧。”劉協呆了一下,道:“能直接與公嗣聯係,真是太好了。”

“陛下,您身邊全是曹氏耳目,特別是曹氏之女嫁過來後,連枕邊人都是奸細,陛上真是太難了,您就忍忍吧。”楊彪垂著老淚道。

……

曹操坐在飛黃幻影良駒之上,聯想翩翩。

曹操本意借出兵南征,撈取軍功,從而封公建國。隨著歲數的不斷增長,曹操爭霸之心日益消退,退而求其次,計劃在其終老之前為曹氏子孫打下王朝之基,以取代劉氏江山。

劉協按劉禪的方案一波神操作,卻無意中點亮了曹操心中君臨天下的雄心壯誌,正如《龜雖壽》中所寫的那樣,老驥伏櫪,誌在千裏。烈士暮年,壯心不已,被封為大將軍、討逆大都督的曹操眼裏重新燃燒著熊熊烈火,躊躇滿誌,立誓橫掃江東,以雪赤壁前恥。

按照慣例,曹操作出以下部署:丞相副、五官中郎將曹丕,厲鋒將軍曹洪留守鄴城,伏波將軍夏侯惇按慣例坐鎮許都,曹仁行征南將軍,假節,屯旅樊城,鎮守荊州,以防關羽。以荀攸、劉曄、董昭、楊修、司馬懿、蔣濟為軍師祭酒,以張遼、臧霸、曹彰為先鋒,曹真、曹休、夏侯尚、於禁、朱靈、路招、馮楷、許褚、孫觀等為統兵大將,曹洪、溫恢為運糧官。共征集各地精兵共計二十萬餘馬,郡兵、輔兵、民夫三十餘萬,對外號稱四十萬大軍。

討逆大軍誓師南征,十萬步騎、十萬郡兵民壯從許昌出發,從陸路向南推進。另外十數萬精兵、糧草物資在穎水上遊登船,沿巢湖沿水而下,其餘輔兵、二十餘萬民夫沿岸拉船,水陸並進,沿途旌旗遮天蔽日,聲威震天。曹操令人散布流言,號稱四十萬,聲稱臨江飲馬。

天子劉協親自閱兵,曹操親領四十萬大軍出征,揚言臨江飲馬的消息傳遍天下。

這個驚天消息,早有細作八百裏加急報到江東。

大兵壓境,烏雲壓城,江東軍吏士民聞之,相告奔走,盡皆失色。

前鋒大將軍張遼受大漢天子敕封,興奮莫名,率本部精兵一萬,彙合左先鋒臧霸的一萬青州兵,右先鋒曹彰的虎豹騎三千,一馬當先,一路急行軍,一個月後便率先殺至濡須口。

“急報,曹軍先鋒已推至濡須口。”建業的孫權接到前線急報。

“主公,如何是好?”呂蒙急道。

“子明,休要慌張。經過一個多月的日夜建設,濡須塢已然築好,堅不可摧。同時,孤早派周泰為濡須督,率徐盛、宋謙等一萬五千駐守濡須口,料也無妨。”孫權安慰道。

呂蒙“噢”了一聲,急切道:“那張遼、臧霸乃曹軍名將,尤其是五子良將之首張文遠,智勇兼備,從征烏桓先登斬塌頓,一戰大破烏桓。十分英勇,勇猛絕倫,不可輕敵。”

孫權冷笑連連,不以為然道:“曹操老賊自恃兵多將廣,常思報赤壁之仇。他有張文遠,吾有甘興霸,足可敵之,毋須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