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定策關中(三)(1 / 2)

113章定策關中(三)

“高祖曾言,他之所以得天下,得力於三人——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裏之外,吾不如張良;鎮守國家,安撫百姓,不斷供給軍糧,吾不如蕭何;率百萬之眾,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三位皆人傑,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

“如今,我們主公跟高祖相比,還有很大差距。臥龍諸葛孔明可堪稱蕭何,然張良、韓信未曾出現,實在是一大遺憾。雲長、益德世之虎將,然而性格缺陷甚大,在戰略能力上,不能與韓信這位天才相提並論,存在著非常大的差距。”

“我軍也不是沒有韓信式的軍事天才。比如鬥兒,就有這個潛質,可惜太過幼小。”

龐統目光炯炯看了劉禪,又目視趙雲、魏延,微笑道:“兩位將軍都有成為韓信的潛質,如能加以刻苦努力學習提升,必將成為我軍統帥式的人物。子龍將軍智勇雙全,然過於謹慎,用兵不夠大膽,所謂兵行險著、兵著詭道也就是這個道理。文長將軍有勇有謀,習慣冒險,但是卻不能一味逞強。”

“廣龍真人過獎了,折煞雲了。”趙雲還是一貫的謙虛謹慎,神色自若拱手道。

與趙雲想比,魏延卻是滿臉喜色,大聲道:“延愧不敢當。”

“我十分讚同廣龍真人的看法。”劉禪笑道:“我四叔是當世名將,完美無缺,但是缺乏獨領一軍、獨當一麵的鍛煉,這與我父親兵微將寡有很大的關係。如今我軍兵多將廣,我會跟父親請示多給四叔獨領一軍、獨當一麵的機會。文長的潛質很好,稍微謹慎一點就很完美了,這一點魏叔叔要向我四叔學習啊。所謂兼聽則明,偏聽則暗。這次出征西涼,你要集思廣益,多聽他人意見,切記剛愎自用,獨斷專行。”

“謹遵少主教訓。”魏延擲地有聲,躊躇滿誌。

劉禪道:“能領兵者,謂之將也。能將將者,謂之帥也。將才在局部範圍內能掌控局勢,能出色或順利完成統帥分派之任務,偏重於戰術或方式方法的研究。帥才著眼全局,要有大局觀念和政治敏銳性,具有更敏銳的洞察力和創新能力,偏重於戰略思維,更善於把握機會,更知微見著。將軍帶兵在前線衝殺,元帥在後方或中軍坐鎮指揮。將帥都必須有勇有謀。”

“主帥,統帥三軍,確定大體方略,遇事決策權。為將者,要服從主帥的調度,或文或武,按照主帥的方略去執行,為主帥提供決策意見。所謂將帥無能,連累三軍。將無能,會嚴重影響整體方略的走向。主帥無能,會讓整個軍隊走向錯誤的方向,麾下將軍再英勇善戰,也無法扭轉整體局麵,頂多能保怔主帥安然撤退。比如官渡之戰之袁紹,就是一名庸帥。”劉禪侃侃而談。

“想必大家都聽說過吳下阿蒙的典故吧。”劉禪問道。

魏延答道:“這應該是居處吳下一隅的呂蒙,發奮讀書的故事。”

“正是。”劉禪道,接著劉禪講了孫權勸學和吳下阿蒙的故事。

呂蒙乃孫權麾下名將。從小依靠姐夫生活,沒有機會讀書,學識淺薄,見識不廣。有一次,孫權對呂蒙和蔣欽說:“你們現在身居要職,肩負重任,要好好讀書,增長才幹才是。呂蒙不以為然道:“軍中事務繁忙,恐怕沒有時間讀書。”孫權開導道:“我的軍務比你們要繁忙多了。我年輕時讀過許多書,就是沒有讀過《周易》。掌管軍政以來,讀了許多史書和兵書,感到大有碑益。光武帝軍務緊急時仍然手不釋卷,曹操老而好學。希望你們不要借故推托,不願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