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會盟(三)(2 / 2)

“憲和又揭我老底了。”劉備指著簡雍笑罵道。

劉備轉身對劉禪,尷尬地打了個哈哈,說道:“公嗣,我可聲明為父可不是不喜歡讀書,而是我認為當今亂世,刀兵四起,奸佞橫行,欺君罔上,禍亂朝綱,光靠讀書是救不了大漢的。必須要用武力掃平諸如曹操這等奸雄才行,打仗是我的事,出謀劃策是孝直的事,足兵足食治政理民是孔明、幼宰、老賴等人的事。至於讀書治學是他們讀書人的事。公嗣你可要安心讀書習武方是正道,可不要學你老子,隻懂武不喜文。”

“是的父親,做什麼都是分工不同,其實大家都是為匡扶漢室興複大漢而努力,殊途同歸。您放心吧,我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劉禪向劉備揖手道。

“好一個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說得太好了!”諸葛亮大讚道:“《禮記—大學》曰,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心而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其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公嗣自幼便有此誌,主公無憂矣!”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公嗣,我達這句話與你共勉。”法正哈哈大笑道。

“謝謝孝直先生。共勉共勉!”劉禪不懷好意地笑道。

其實,“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這句話,更適合像法正這樣的知識分子。當你窮困潦倒不得誌時,它以“獨善其身”的清高撫慰著你那顆失落的心;當你飛黃騰達有時機時,它又以“兼濟天下”為你心安理得地做官提供著堅實的心理基礎。因此,無論你窮與達,都是一劑絕對見效的心理良藥,是知識分子戰無不勝的思想武器與法寶。

劉備突然問道:“鬥兒,你可知道,為父哀民生之多艱,憶苦思甜所為何事?”

劉禪撓撓頭說:“必是父親想到從涿郡一路走來,看到百姓流離失所生活淒慘,不由自主想起幼時之苦,故而感同身受,建議多體貼百生施惠蒼生吧!”

“正是。”劉備頷首讚許道:“鬥兒需謹記,得人和者得天下,唯有民生為國之根本!”

“父親所言極是不!我在夢中所見的白胡子老神仙說,兵民為勝利之本,寓兵於民方能取勝。得民心者得天下,民心向背決定著天下向背。決定天下命運的江山社稷歸宿的力量是天下蒼生,而不是世家大族,也不是少數大官和貴族就能決定,更不是皇帝和朝廷那些官員。正如您三顧茅廬後,對人說孔明先生是水您是魚一樣,我們的政權軍隊與老百姓也是魚水關係,有老百姓的鼎力支持和參與,我們將會戰無不勝,攻無不克,所向披靡,所向無敵!”劉禪大聲說道。

突然,劉禪一拍腦袋,又說道:“父親,我明白了,為了吸引更多的人投奔過來,我們就要給他們免費分配土地”。

“孺子可教也!”劉備讚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