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管理的三重境界
王國維在《人間辭話》中曾說過的幾句話,與青原惟信禪師的三境界之說恰恰有著異曲同工之妙。自古至今凡成大事者,必經三境界。
第一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第二境界:"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第三境界:"眾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第一境界的一個"獨"字道盡了求索者的艱辛,第二境界則是對奮鬥者努力的真實寫照;而第三境界無疑是對第一和第二境界的否定,你苦苦追求,已有所建樹,到頭來卻發現,真理並不在你所執著的方向上,而就在你的旁邊。道理沒錯,但沒有前兩個境界的經過,就不能達到第三境界的返璞歸真。
由此引申到管理,也可看出管理的三種境界。
第一境界:管理是目的,為管理而管理。將員工當作"小人"來防範,結果隻能是管住了人的身,而管不住人的心。員工弄虛作假、陽奉陰違,企業內部人、財、物等資源沒有被有效利用,管理效率低,效果差。
第二境界:為"理"而"管",因"管"而"理"。將管理當作手段,而不是目的,這樣能管住人身,也能部分管住人心,能夠做到政令暢通,員工步調一致。但因為有"管"這個枷鎖,職工還是感覺不自在,隻把工作當成一種職責和一個飯碗,並沒有投入過多的精力。
第三境界:不"管"而有"理",這是管理的最高境界,也是全世界企業管理者不斷追求的管理目標。這種管理就是將員工當"人"看,充分信任員工,甚至可以不考勤,沒有條條框框的要求,隻給員工一個總目標。這樣的管理模式下人人是管理者,人人用"心"在管理自己,將自我目標與企業目標完全吻合,員工自覺性極高,自律性極強,主人公意識得到了充分發揮和展示。
要達到第三層的管理境界,管理者就應該學會"禪"的管理。"禪"是中國文化的精髓,以佛家感悟人世為核心,但又融合了儒家和道家的思想精華,實質是對人生的哲學感悟。
"禪"的管理在日本、韓國等國家的企業得到了非常高超的應用,比如日本許多高層管理者要定期到寺院進行打禪修行。為什麼要去參禪論道呢?做企業跟禪有什麼關係呢?
因為現在的管理者是處在一個物欲橫流、紛雜錯亂的現實社會裏麵,管理者在誘惑麵前,往往會"霧失樓台,月迷津渡"。參禪可以讓他們靜下心來,認真思索人生的大義,反思己身之過失,以及參悟管理之真諦。
大家知道,一杯渾濁的水隻有靜下來一會,才能夠清濁自現。做企業也是這樣,隻有管理者靜下心來,才能用禪的智慧去洞察企業的生存之道,用禪的方法去研究企業的戰略方向,用禪的精神去思考管理的最佳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