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塑造管理者的權威
《易經》九二爻曰"見龍在田,利見大人",這是什麼意思呢?子曰:"龍德而正中者也,庸言之信,庸行之謹,閑邪存其誠,善世而不伐,德博而化易曰:見龍在田,利見大人,君德也。"
孔子對九二爻的解釋,是講一個領導人的風格德性(當然所謂領導人,不隻是最高的領導人,一個小單位的主管乃至一個家長,都是領導人),有如龍的德性,是至中至正。人要達到至中至正,先要養成胸襟的偉大。用通俗的話來說,就是要絕對客觀,平常的話都要講信,平常的行為都要小心,要防止自己產生歪曲的思想和不正確的觀念,隨時心存誠懇,即使有很大的功業,自己並不驕傲,並不表功,不認為自己了不起,有很厚的道德,又能普遍地感化別人,這是九二爻爻辭的意思,這是領導人的修養標準。
這裏孔子把九二爻的爻辭完全解釋成人文思想的修養,要做一個領導人,便要中正、存誠、信言、謹行,功在天下也不傲慢,能夠普愛天下人,這就是九二爻的意思。
領導是一門科學,更是一門藝術,而領導者的權威在其中扮演著重要角色,權威是一種在實施領導活動中,所建立的統治與被統治、領導與服從的關係,同時它又是權力影響力的外在體現。
威信的樹立,則來自於自身魅力,即領導者以自己的品德、智慧、才幹、成就等人格因素所形成的對被領導者的感召力量。古有三服:"力服、才服、德服"之分,"力服為下,才服為中,德服為上"。
"德",指的就是領導者的修養和品質,是故以"德"領導人、管理人是最佳的方式。自人類社會出現以來,權威在領導過程中所扮演的重要作用廣泛被人們所認同。
縱觀中國的曆史,我們可以看出,自儒家鼻祖孔、孟關於"人之初、性本善"的論調開始,情感留人,以德服人在社會盛行,"修己以敬","君仁則臣服,官仁則民擁戴"。諸葛亮的"鞠躬盡瘁,死而後己"猶為人傳頌,一代好官範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激勵了無數人,他們之所以被人民擁戴,他們權威的建立都是體現在人格魅力之上。
唐太宗李世民在這方麵更是深諳此道,"君為舟,民為水","水能載舟,也能覆舟",唐太宗一早就懂得"仁"的重要性,"仁"--即公平對待他人,為了不偏不倚,設立了諫臣,"以鏡為鑒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鑒可以見興替,以人為鑒可以知得失,"正因為唐太宗的清明政治,所以獲得了人民的擁戴,正因為唐太宗實行不設防的"仁"政,所以創造了曆史空前的貞觀之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