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章 隻有偏執狂才能生存(1 / 1)

第一百三十章 隻有偏執狂才能生存

佛祖是佛教裏麵的偶像,其地位應該猶如西方人的上帝與阿拉伯人的真主,是神聖不可侵犯的。但禪師們一心向佛的同時,又奉行"遇魔殺魔,遇佛殺佛"的參禪原則。

不管是佛還是祖,隻要阻擋了自己精進的腳步,都應該毫不膽怯、毫不留情地殺掉。

管理者在管理理念與管理行為上,也應該學習隱峰和尚:堅持自己正確的認識,不迷信任何權威。

一位哲學教授問一學生:"你信上帝嗎?"學生回答:"相信。"教授馬上逼問:"你見過上帝嗎?聽過他的聲音嗎?難道你摸過上帝?"

學生也不是省油的燈,他問周圍的同學說:"我們誰聽過教授的腦子,誰摸過、嚐過,或聞過老師的腦子?"同學們都搖頭。學生說:"那麼看來教師是沒有腦子的喲!"周圍同學哄然大笑。

中國的孩子所接受的大多是"聽話"與"虛心"的教育,所以,很多孩子就習慣於"聽老師"與"書上說",因此形成對老師、對權威甚至對權力的迷信。教育中的這一弊病,直接導致了很多孩子缺乏屬於個人的獨立思想,創新思維的匱乏,最終導致了日後的平庸。

隻有將獨立思考、敢於挑戰權威變成為我們思維的常態,才可能有更多的機遇與發展。

小澤征爾是世界著名的交響樂指揮家。在一次世界指揮家大賽中,他發現了樂譜有問題,但評委會的權威人士堅持說樂譜絕對沒有問題。麵對一大批音樂界的大師,小澤征爾斬釘截鐵地說:"不!一定是樂譜錯了!"話音剛落,評委們立即報以熱烈的掌聲,祝賀他大賽奪魁。

由挑戰權威還可引申出另外一個話題,就是膽識。

膽識是膽量與見識的合稱,二者的關係是相輔相成的。一個優秀的管理者,他的膽量與見識應該好比等邊三角形的兩條邊,應該平衡發展,不可偏廢。

膽量大於見識,會因為輕舉妄動而導致失敗;膽量小於見識,會因為保守而貽誤戰機。以故事中的例子來說,隱峰既有膽量:敢於驅車壓斷馬祖的腿;又具見識:知道馬祖考驗他的良苦用心。

管理者在經營中總會麵臨很多機遇,但機遇是有代價的。有沒有勇氣邁出第一步,往往是人生的分水嶺;而能否選擇正確的時機與發展方向,則是成功與失敗的分界線。

格魯夫說"隻有偏執狂才能生存"。膽識應該是管理者的靈魂,是構成行動的生命,沒有了膽識,一切宏偉藍圖也就無法付諸於實際。

有了膽識,管理者就可以冷靜而機智地分析問題,能夠用平和的心態、寬廣的視野和全新的思維方式來解決問題。並能在短時間裏作出果斷的選擇。

有了膽識,管理者就有了主心骨,不會人雲亦雲、不會手足無措,而是敢於挑戰自己,敢於向自己開刀,敢於創造新的奇跡--這正是逢佛殺佛,逢祖殺祖的真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