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賣大醬造就致富女將(1 / 2)

第二十三章 賣大醬造就致富女將

故事:

“我看你什麼都別幹了,回家做大醬就行,你小時候做的大醬比現在大多數廠家做的都好吃。”姐姐一句無心的提醒,讓郭萬敏一夜無眠。郭萬敏的父母生了他們姐弟八個,郭萬敏是老三,父親很早就去世了,兩個姐姐出嫁後,她成了母親的幫手,母親的活她要承擔一大半。那時家裏每年要下一壇子大醬,母親每年做醬時,她都在一旁幫忙。她14歲那年,母親就把做大醬的任務全部交給了她,結果她做的大醬名震親朋圈。“為什麼不拿自己的絕活掙錢呢?那可是自己的天賦啊!”

郭萬敏是個急性子人,想幹什麼必須立即動手,等一分鍾她心裏都難受。第二天一早,她拽著丈夫趕回了老家卡倫鎮。她拿出家裏全部的積蓄26萬元,花了2萬元買了一個叫蘇家油坊的地方,這是6間草房,房前屋後還有近1600平方米的院子。她又收購了5萬多斤的大豆,買回了500口大缸和20口大鍋。就這樣,她和丈夫風風火火地在牆上一捅直掉、屋地全是水、門窗都掉扇、下雪時刮得一地雪的破草房裏,開始實施宏偉計劃。

東北的農家大醬需要很長時間的釀造發酵期,一年隻能做一批。為了保證大醬的質量,需要控製發酵的溫度。郭萬敏發現破草房子根本無法保證正常溫度,立即找來施工隊將草房全部扒掉,建成了160平方米的一幢磚房。26萬元資金在幾個月的時間裏就被她花得所剩無幾。

小壇醬好做,大缸醬難熬。她沒想到她的工藝在放大規模時出了問題,由於鍋太大,翻動都來不及,加之豆子太多,下麵的豆子已經糊了,上麵的豆子還是生的。沒辦法,她隻好將這第一批生熟參半的豆子下到200口大缸裏,同時她到鎮裏工商局辦理了執照,她給自己的大醬廠取名為卡倫田野泉釀造有限公司。

2000年6月初,讓她心碎的日子來了。大醬發酵完後,她逐個打開缸蓋一看,許多缸裏都是黑糊糊的,她用嘴一嚐,苦澀難咽,郭萬敏眼前一黑險些跌倒,淚水刷刷地流了下來。200缸大醬僅有十七八缸跟她小時候做的大醬一樣,其餘的全部報廢了。“怎麼辦啊,200缸大醬連扔的地方都沒有。”

郭萬敏在一片埋怨聲中病倒了。

但他的丈夫沒對她說一句怨言,雖然家裏的全部積蓄損失殆盡,但他還是樂觀地告訴郭萬敏:“隻要你剩下就行了,即使一分錢都沒有了,我們也能快樂地過日子。”郭萬敏幸福地看著丈夫。是啊,想當初不就是因為要做些規模大的事業才幾易其行嗎?自己在1995年38歲的時候從財務工作下崗了,不服輸地跑到一家培訓班學習了5個月理發手藝,雖然發廊很快就在附近小有名氣,生意越做越好,但她還是覺得這個行業很難做大規模,於是幹了10個月後,把發廊放棄了。覺得裁剪生意不錯,她就找了一個裁剪學習班,認認真真地學了兩個月。回來後,她就到市場等活兒。她在刺骨的寒風中站了近一個多月,沒有收獲,隻好又放棄了服裝裁剪這個行業。1996年底,郭萬敏看到市場上肉食雞暢銷,就同丈夫辦起了養雞場。後來又發現長春市的牛羊肉片非常好賣,就租了間房子,買了幾台切肉片機和十幾台冰箱,幹起了批發牛羊肉片的生意,幹了幾個月,利潤很少,她又放棄了。隨後,她同丈夫開始炒瓜子、批發水果、蒸發糕、做炭火烤雞,一幹就是兩年,搬了10多次家,起早貪黑、吃苦受累,卻沒能找到一個自己能幹成大規模的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