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幫人尋親每年倒貼2萬
故事:
在2001年1月初的一天,沈浩無意中在某晚報上看見一篇題為《少女離家出走會網友》的報道,文章描述了三名出走少女家長憂心如焚的心情。沈浩頓時冒出一個想法:這三個少女因為網絡失蹤,為什麼不能通過網絡把她們找回來呢?於是,2001年1月15日,沈浩正式開通了“尋人啟事網”網站。
“人海茫茫,找到一個失蹤的人非常困難。但我們想像一下失蹤者親屬那渴盼親人團聚的心情,我們就應該幫助他們。也許隻是您的一封短信,或您的一個電話,便讓失散的親人團聚了。希望您能關注這個網站,看看尋人啟事中的失蹤者是否就在您身邊不遠的地方,然後通知我們或者他們的親人……”這是沈浩的“尋人啟事網”首頁的一段話。
網站成立5年來,沈浩已經擁有8241名尋找誌願者,尋人範圍遍及大半個中國。
“當然,後來網站的發展和想提高知名度的初衷實在是不一致了,我必須搭進許多時間和精力。”沈浩說,但因為一次次感人的情節,他決定還是要把這個事業幹下去。
那是2001年4月14日,一名警察因無法承受生活和事業的雙重壓力,離家出走。尋人啟事在網上發布一個月後,費盡周折,終於在安徽某縣城找到了失蹤者。在一再勸說下,這位警察終於放下心理包袱,回到了親人身邊。
2002年5月11日,沈浩發給一個從安徽滁州離家出走到南京的女孩的留言,大致內容是:“你父親把從你同學處打聽到的你的QQ號告訴了我,我根據這個QQ號找到了你,在網上已經等了你好幾天。現在終於看到你了,我發現你的IP是在南京市,你父親已經拿著我給的IP與你叔叔去了南京市公安局、電信局,想通過IP找到你。這幾天天氣不好,我不能想像一位50多歲的老人,奔波在外尋找女兒是一個什麼樣的情景?你母親聽到你的消息頓時淚流滿麵,說是她這幾個月來聽到的唯一的好消息,這一段時間,她每天晚上做噩夢,夢到你出了什麼事,經常半夜夢中驚醒……明天是母親節,你可以打個電話給媽媽,向她報聲平安嗎?”。
深情的“感化”語言,真摯的情意流露使女孩被父母的牽掛所感動,心軟下來,最後終於回到父母身邊。沈浩還把這封信發給過一個準備離家出走的遼寧女孩,她回信給說:“看了這信,我深受感動,本來我已準備好行李決意離家出走,現在我放棄這個決定,謝謝尋人啟事網站。”
王明是河南鄭州市一家私營企業的老板。2001年12月10日,他突然失蹤了。家人求助於沈浩。可是,他們不願提供王明的照片,因為擔心這樣一來就會毀掉他的生意。他妻子隻提供了他QQ的網名:‘失戀的柏拉圖’。”
沈浩隻能大海撈針,開始在網上搜尋。他發現叫‘失戀的柏拉圖’的人共有50多個。然後逐一分析他們的資料,再對照他家人提供的資料,沈浩將目標鎖定在一個人的身上。不久,他們終於在網上遇到了。
當天晚上,沈浩和“失戀的柏拉圖”在網上一聊就是兩個多小時。
根據‘失戀的柏拉圖’所說,他原來有著一個幸福的家,和妻子非常相愛。1989年,他辭去大學教職,下海經商。在度過了最初的艱難、在商場上獲得成功之後,他身邊開始有美女環繞,但隻要一想起妻子那純潔的麵容,他便自覺收回了動蕩的心。但是,此時的妻子卻變了。生意做成功,她便興高采烈;當他失敗而歸時,她就失望歎息,甚至不停地嘮叨和指責。他認為自己和妻子的心全圍著一個‘錢’字起起落落,他隻是一台會賺錢的機器而已……“導致‘失戀的柏拉圖’在12月10日離家出走的直接原因,是他在生意上被一個朋友狠狠地騙了一把。妻子不僅沒有安慰他,反而罵他“呆書生,愚蠢至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