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青春+膽量+創新=成功(1 / 1)

第五十八章 青春+膽量+創新=成功

故事:

今年26歲的杜芸芸是位寧夏女孩,2001年職校畢業後,分配到其對口機械廠上班。時尚的她難耐工作的空虛便到上海打工。憑著自身的優勢,杜芸芸很快應聘到一家車行做“導購”小姐。

做什麼有什麼的難處,有時,一些財大氣粗的老板看中靚車的同時,還會打售車小姐的主意,有一次,一位台商看中了一輛奔弛600,來了幾次對它讚不絕口,但就是不開支票。車行老板見他在看車的同時,眼睛總是色迷迷的盯著杜芸芸,並想方設法同她套近乎,心裏就明白了幾分。所以當對方提請女孩到咖啡館單獨談談購車的事時,盡管芸芸麵露難色,向老板投去了求助的目光,但車行老板還是態度強硬地讓她陪台商出去還不還不玩。

原以這台商已50多歲了,足可以做自己的父輩,說什麼出不會太累薄,沒想到剛聊了幾句,他竟赤裸裸地提出讓芸芸做他的“生活秘書”,並承諾每年付10萬元,另送一套住房。這不是明擺著要讓自己出賣青春,當令人不齒的“小蜜”嗎?小杜十分生氣,當場就拒絕了他的無理要求,憤而離去。她受此委屈,老板不僅沒一句安慰的話,反而責備小杜說:“不是我說你,就你這嬌小姐的脾氣,是做不成什麼生意的!”女孩反駁道:“為了賣輛車,難道非要讓我陪他上床不成?”一聽這話,老板氣壞了,他說:“有本事你就自己當老板,既不用受別人管,也不會受氣。”

女孩便四處打探商機,伺機自己做老板,在表姐的幫助下,租下一間很背的櫃台,借2.8萬元,在朋友的建議下,開了一個禮品店。但當老板不是什麼容易的事,禮品店開張後,不但沒賺到錢,每天還要虧損200多元。後來女孩悟出了“得做別有沒有做的生意”。這需要一種尋找商機的限光。

2003年春天,女孩看了《19歲俏女孩》的韓國電視劇後,對裏麵的小道具——卡通雕像很感興趣,同時她要好的時尚女孩也有同感,其中一位在電視台工作的女友對小杜說:“如果你能開一個這樣的店,‘卡通小人’的銷量肯定不錯!”至此,杜芸芸便開始收集這方麵的資料,了解這方麵的商機,谘詢相關專業人士。

後來,女孩朋網上查到一家願意有償傳授相關技術的韓國公司,她決定到漢城學習。找到韓國NCE公司後,對方熱情地接待了杜芸芸,並告訴女孩。她帶來的明星卡通小人,還是韓國前兩年的工藝水平,現在又開發出了新的技術,用一種質地較好的樹脂代替陶瓷材料,再繪上彩,效果非常好,而且製作成三也減少了一半。小杜驚喜異常。

因她租櫃台的那家商場地段不太好,回到上海後,杜芸芸索性將櫃台轉讓出去,在繁華的南京路上租了家大店鋪。

為了吸引顧客,杜芸芸別咄心裁的將阿蘭德龍、山口百惠、金喜善、周傑倫等大家熟悉的中外明星,做成了卡通小人。有的回眸一笑百媚生;有的滿臉冷悛更顯酷男魅力;有的眼睛笑成一條縫,讓人看了不由哈 哈 大笑。開業那天,這些新穎的卡通雕像剛一展出,就吸引了大批時尚的男女。見這些新鮮雕像神態各異,呼之欲出,不少人驚呼:“太神奇了!”

開張僅一個多月,卡通雕像就吸引了越來越多人的眼球。尤其是追求時尚、浪漫的年輕人,他們拿著自己或心上人、朋友、親人的照片紛紛來做卡通小人,在情人節、他們生日或有喜事進送出一個驚喜。因生意應接不暇,杜芸芸又招了3名員工,還聘請了7名在上海美院學雕塑專業的大學生,業餘時間到店裏打工。前3個月,除去各種成本,女孩淨賺了12萬元。

隨著時代的發展杜芸芸的“卡通雕像”也在千變萬化。短短三年,杜芸芸把卡通雕像這個不起眼的小行當做得風聲水起。從普通打工妹到百萬富姐,她的成功經曆告訴我們:要想創業成功,首先要改變自己尋找“空檔生意”。如果你有這種獨到的目光,就能相對容易的掘到創業的“第一桶金”。其次,做任何“空檔生意”都是暫時的,隻要你賺到了錢,肯定會有人“跟風”。你隻有不斷地求新、求變,不斷地推陳出新,創造新的“空檔”,才能永遠領先別人,立於不敗之地。

→金手指:

青春是寶貴的,青春意味著美麗,青春意味著力量,青春意味進取,正確使用青春資本,讓青春潛在的能量發揮出去,不被青春表麵的浮華迷失雙眼,這樣擁有青春,就擁有了輝煌燦爛的未來。

引語:

曾經刻苦、儉樸的妙齡女大學生禁不住“富裕生活”誘惑,偶然傍上了富商,從窮學生搖身一變,成了“金鳳凰”。但這隻“金鳳凰”卻怎麼也飛不起來,她掉進了那個富商預謀已久的陷阱,這個陷阱囚困了她的心。因為她的“金羽毛”是兒子的賣身錢換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