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出租爺爺奶奶公司(1 / 2)

第六十三章 出租爺爺奶奶公司

故事:

今年24歲的陳靜林出生在湖南省湘潭市一個教師之家。1999年,畢業後陳靜林分進了重慶沙坪壩區的一家儀表廠,當了一名檢驗員。不久陳靜林的父母退休也離開湘潭來到重慶與女兒一起生活。

陳靜林所在的科裏多數都是女同誌,且已成家有孩子,閑時,大家在一起談論最多的便是家中的瑣事。在談論各自家中的保姆時感慨頗多。時間久了陳靜林總結“完美”保姆的形象:有文化,有愛心,有耐心,有良好的生活習慣,熟悉城市生活,會做一手好菜。

2002年4月的一天,晚上,陳靜林和母親正在看電視,隔壁同事陶姐愁容滿麵的不到陳靜林家想請父母幫助照顧一下2歲的女兒朵朵,因為自己家的小保姆應聘到商場做營業員去了。陳靜林的父母一聽很樂意,她便答應了陶大姐的請求。第二天一大早,父母便去了陶姐家照顧朵朵。下午,陶姐和陳靜林下班回來,看見朵朵和爺爺奶奶正玩得高興呢!朵朵一見媽媽就奶聲奶氣地用英語說:“How are you , mum?”(媽媽,你好嗎?)原來爺爺教朵朵英語了。朵朵還告訴媽媽,今天吃了奶奶做的“螞蟻上樹”,真好吃。看見女兒被照顧得這麼好,陶姐連聲道謝。時間一長,兩家的感情也越來越親密。陳靜林的父母,就像多了一個兒子和媳婦,他們在陶姐家待的時間甚至超過了在自己家的時間,到後來陶家在也不願意找保姆了,便懇請陳靜林的父母正式接下照顧朵朵的工作,他們來付工資。而對兩位老人來說這就是天上掉下來的好事,他們也樂意照顧朵朵,便答應了陶家的請求。

於是,陳父陳母被陶家以每月500元的價格,“租”到家做起了爺爺奶奶。

自從父母帶了朵朵以後,陳靜林明顯地感覺父母年輕了許多。以前從來不注意衣著的母親現在總是找顏色鮮豔的衣服穿,說是孩子喜歡鮮豔的顏色。父親呢?就更不用說了,有事沒事,嘴裏總哼著兒歌。

而陶姐家的變化就就更大了。朵朵在一個月內學到的東西比過支多了幾倍;陶姐工作更加安心了,連他們檢驗科的主任也很奇怪地對陶姐說:“怎麼這麼長時間沒見你請假了?”陶姐不好意思地說:“主任,以前孩子小,以常請假。現在,我給孩子‘租’了爺爺奶奶,再也不會分心了。”

什麼?“租”爺爺、奶奶?這事兒還挺新鮮的!等主任一走,辦公室的女同事們趕忙圍上來打聽。

同事們自從知道陶姐家“租”了爺爺奶奶後,陳靜林的耳朵就沒有一天清淨過,她們天天纏著陳靜林幫她們“租”爺爺奶奶。

後來,陳靜林又幫助同事聯係了幾對“爺爺奶奶”。

此事以後,陳靜林想了很多:為什麼大家對老人的需求這麼大呢?在老人和家政之間是不是有個契合點呢?

想了很久,她終於明白了:城市裏的退休老人對城市家庭裏的生活環境非常適應,而且他們的知識結構也很適合現代家庭的家教需要,這是傳統意義上的保姆所不能比的,這也正是他們受歡迎的原因。而且,兩個老人同時服務於一個家庭,對老人來說,更加輕鬆;對雇主來說,也更加放心。陳靜林覺得如果真的從事這一行,說不定會有很大收獲……為了穩妥起見,陳靜林特意請假,在重慶市中心地帶的8個居委會做了一番調查。調查結果表明:現在老人的主要業餘消遣就是打麻將和養寵物;很多老人覺行沒意思,但又不知道做什麼好;這其中還有大部分退休工資不怎麼高的老人願意外出打工掙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