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體現在勤奮中
人必須勤奮工作,這是做人的一項基本要求。
很多人認為勤奮工作和實現自己的理想沒有必然的聯係,認為自己所做的工作被別有用心者拿去當“嫁衣裳”了,於是放棄了勤奮工作,最後選擇混日子。這些人永遠都不可能獲得成功。北宋時期的名相——範仲淹,是一位很受後人稱道的人。範仲淹是北宋時期的政治家、文學家,他幼年家境貧寒,但刻苦好學,很有學問。他在當副宰相時期,曾不顧個人安危,上書朝延,針砭時弊,力主革新政治,推行新政,對促進社會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範仲淹十分勤奮地為民做官,最後雖然被貶降職,但仍然“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最後受到了萬代景仰。
有些人之所以不勤奮工作,是對自己能做多少工作缺乏信心。有一個三隻鍾的故事可以給我們啟迪。一隻新組裝好的小鍾放在了兩隻舊鍾當中。兩隻舊鍾“滴答”、“滴答”一分一秒地走著。其中一隻舊鍾對小鍾說:“來吧,你也該工作了。可是我有點擔心,你走完三千二百萬次以後,恐怕便吃不消了。”“天哪!三千二百萬次。”小鍾吃驚不已,“要我做這麼大的事?辦不到。”另一隻舊鍾說:“別聽他胡說八道。不用害怕,你隻要每秒滴答擺一下就行了。”“天下哪有這樣簡單的事情?”小鍾將信將疑,“如果這樣,我就試試吧。”小鍾很輕鬆地每秒鍾“滴答”擺一下,不知不覺中,一年過去了,它擺了三千二百萬次。
每個人都希望夢想成真,成功卻似乎遠在天邊遙不可及,倦怠和不自信讓我們懷疑自己的能力,放棄努力。其實,我們不必想以後的事,不必想一年、甚至一月之後的事,隻要想著今天我要做些什麼,明天我該做些什麼,然後努力去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