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明白方圓之理(2 / 2)

司馬懿立過赫赫戰功,如今卻大權旁落,心中十分怨恨,但他看到曹爽現在勢力強大,一時恐怕鬥他不過。於是,司馬懿稱病不再上朝,曹爽當然十分高興。他心裏也明白,司馬懿是他當權的唯一潛在對手。一次,他派親信李勝去司馬家探聽虛實。

其實,司馬懿看破曹爽的心事,早有準備,李勝被引到司馬懿的臥室,隻見司馬懿病容滿麵,頭發散亂,躺在床上,由兩名侍女服侍。李勝說:“好久沒來拜望,不知您病得這麼嚴重。現在我被命名為荊州刺史,特來向您辭行。”司馬懿假裝聽錯了,說道:“並州是近境要地,一定要抓好防務。”李勝忙說:“是荊州,不是並州。”司馬懿還是裝作聽不明白。這時,兩個侍女給他喂藥,他吞得很艱難,湯水還從口中流出。他裝作有氣無力地說:“我已命在旦夕,我死之後,請你轉告大將軍,一定要多多照顧我的孩子們。”

李勝回去向曹爽作了彙報,曹爽喜不自勝,說道:“隻要這老頭一死,我就沒有什麼好擔心的了。”

過了不久,公元249年2月15日,天子曹芳要去濟陽城北掃墓,祭祀祖先。曹爽帶著他的三個兄弟和親信等護駕出行。

司馬懿聽到這個消息,認為時機已到。馬上調集家將,召集過去的老部下,迅速占據了曹氏兵營,然後進宮威逼太後,曆數曹爽罪過,要求廢黜這個奸賊。太後無奈,隻得同意。司馬懿又派人占據了武庫。

等到曹爽聞訊回城,大勢已去。司馬懿以篡逆的罪名,誅殺曹爽一家,終於獨攬大權,曹魏政權實際上已是有名無實。

“鷹立似睡,虎行似病。”真正的“方圓”之人是大智慧與大容忍的結合體,有勇猛鬥士的武力,有沉靜蘊慧的平和;麵對大喜與大悲泰然不驚,前進時幹練、迅速,不為感情所左右,退避時,能審時度勢,全身而退;他們沒有失敗,隻有麵對挫折與逆境的積蓄力量的沉默。

老子在《道德經》中說:“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意思是說:“受得住委屈,方能保全自己,禁得起冤屈,事理才能得到伸直,低窪反能盈滿,凋敝反得新生,少取反而多得,貪多反而癡迷。”確實,在強大的對手高壓下,在麵臨危機的時候,采取藏巧於拙、裝糊塗,扮作“誠實”的樣子,往往可以避災逃禍,轉危為安。雖然麵臨險境,或遇到突發事件而裝傻看呆。這比臨危不懼和視死如歸的壯烈要保全得多。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以拙誠與對手周旋,確實不失為一種高明之術。

人生在世隻要運用“方圓”之理,必能無往不勝,所向披靡;無論是趨進,還是退讓,都能泰然自若,不為世人的眼光和評論所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