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布斯立刻馬不停蹄地找到了馬庫拉,以極大的熱忱向他介紹了還設在車庫裏的蘋果計算機公司。後來馬庫拉來到車庫參觀,順便與喬布斯進一步討論合作的事情。馬庫拉後來回憶說:“我到車庫的時候,沃茲就在工作台邊,他立刻就開始展示Apple II,我沒有太關心他們兩個的長頭發,而是被桌上的東西吸引了。頭發什麼時候都可以剪嘛。”喬布斯的野心和沃茲尼亞克的天賦打動了馬庫拉。而且,作為一個對未來市場有高度敏感的風險投資家,馬庫拉十分看好未來個人計算機市場。在看過蘋果公司生產的Applell的演示後,馬庫拉覺得機會又來了。
不過,作為一個成熟的投資人,馬庫拉知道,雖然蘋果不缺乏雄心和技術,但眼前的兩個年輕人並不知道什麼是真正的公司,更不知道如何發展更大的事業。當然,最重要的是,他們缺錢。
喬布斯和沃茲尼亞克有雄心和技術,缺少資金和管理能力。馬庫拉有錢和管理能力,缺技術,三人一拍即合。馬庫拉不但專門為兩人上了為期15天的管理課,還籌集到了大量資金。根據他們的商業計劃書,由馬庫拉承擔融資工作,他自己投入了92000美元,又籌集到69萬美元,並以自己作擔保從美洲銀行貸到25萬美元。100萬多美元的資本,足以支持蘋果憧憬未來了。
1977年1月3日,蘋果電腦股份公司正式成立。馬庫拉把喬布斯和沃茲尼亞克的資產估價為全公司股份的2 br 3。而他以自己投資的9.2萬美元獲得了蘋果公司1br3的股份。此外,他們還對職位做了分配。由喬布斯擔任董事長,馬庫拉出任副董事長,沃茲尼亞克擔任研發的副總裁,由馬庫拉推薦的邁克爾·斯科特出任蘋果公司首任CEO。
當時的喬布斯和沃茲尼亞克有的隻是技術和對未來的幻想,是馬庫拉的資金注入和他帶來的規範化公司管理模式,才讓蘋果公司逐漸走上正軌,可以說馬庫拉是喬布斯和蘋果公司最大的“貴人”。但這貴人不是自己找上門來的,是喬布斯對瓦倫丁死磨硬泡來的。
每個成功者的成功曆程中都會有許許多多的“貴人”,年輕人想獲得成功也不能缺少“貴人”,但這“貴人”不是等來的。我們小時候都學過《守株待兔》的寓言故事,都知道那位每天坐著等兔子來撞樹的農民伯伯的愚蠢。
喬布斯箴言:
他們不誠實。我找不到一個喜歡與他們做交易的人。所有人都覺得他們是騙子。
用特殊的方法找到特殊的人
在人才的問題上,要特別強調一下,必須打破常規去發現、選拔和培養傑出的人才。
員工是一個公司的根本,一群吃苦耐勞的員工可以為一個公司打下非常好的基礎,而一兩個天才員工能讓一個公司達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這兩類員工都很重要,但尋找的方法有很大的不同。如果一個老板在麵試一位具有非常強創新能力的天才員工時,依舊是“你今年多大”、“做一下自我介紹吧”、“你認為你的優點是什麼”、“你認為你的缺點是什麼”這些老掉牙的問題,很有可能讓這位員工對老板失去興趣。
在為公司尋找特殊人才方麵,喬布斯有自己獨特的選人智慧。喬布斯是一個具有打破常規特質的人,因此他要找的員工也必須具備這樣的特質。這也是他之所以能完成別人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的關鍵因素。而如果想要找到真正具有打破常規特質的人就需要一種打破常規的方法。所以,在喬布斯的麵試中,經常會有一些特別出乎人意料的問題,有時甚至很刁鑽。比如喬布斯在1982年為麥金塔電腦小組招聘員工時必問的一個問題: “你在何時喪失的童貞? ”
1982年1月初,喬布斯在年度主管會議中展示了麥金塔電腦計劃。在此之前,喬布斯緊鑼密鼓地為麥金塔電腦計劃配備員工。最初,喬布斯準備要45人,後來又放寬到100人,但他要確定麥金塔電腦小組的每一個新進的員工都能符合現有的標準。於是,前來參加麵試的新進人員在麵談時就會被問到像“你還是處男嗎”之類的問題。其實,喬布斯不在乎答案,而主要看應聘者被問到這樣的問題時如何反應,其答案是否具有創意性而且帶點瘋狂,他需要的是能配合這個計劃,同時真正具有能打破常規特質的員工。後來,蘋果公司老員工赫茨菲爾德回憶說:“我們這批人真是萬中選一的精英。一方麵我們有非常崇高的目標,要生產出像施樂公司PARC風格的產品;另一方麵,我們也要配合低價且容量有限的內存、芯片。”
由此可以知道蘋果之所以能夠長期走在社會潮流的前列,能夠創造出各種堪稱偉大的產品,就是因為他將一群具有打破常規特質的人聚集在一起。喬布斯對於員工打破常規特質的把握是非常敏銳的,他總能在短短的麵試過程中很快就發現應聘者不是他所需要的人才,並會很不留情麵地拒絕不符合他標準的人。
有一次,《太陽報》一名高級人力資源經理參加蘋果公司的麵試,此前,她已經通過了長達10個多星期的麵試,最後,由喬布斯親自麵試她。喬布斯一見到她,就毫不客氣地說以她的工作經曆無法勝任這個職位。
“《太陽報》是個好地方,但《太陽報》與蘋果公司不同。”喬布斯冷冷地說。接著,喬布斯告訴這位女士,他一開始就沒有打算聘用她,如果她沒有什麼要說的話,就可以離開了。這位女士繼續問了蘋果公司未來的發展計劃,想以此進行最後的掙紮,但是喬布斯拒絕回答這個問題。結果自然是這位女士沒有被錄用。
這就是喬布斯的麵試風格:有意對麵試者施加壓力,使其焦慮不安,以探究應聘者在這種壓力狀況下到底如何來應付。盡管這樣的考驗對應聘者來說有點殘酷,但卻有效地幫助喬布斯作出了正確判斷。如果這位女士在此次壓力測試中敢於據理力爭,讓喬布斯感受到她的信心和信念,那麼,她或許就不會在這次麵試中落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