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成修身成事的好習慣(2 / 3)

會麵那天,比爾·蓋茨特地穿了一身平時很少穿的正式服裝,這直接體現出了他對當時計算機行業的“老大” IBM公司的尊敬之心。原來,IBM公司派來的兩個代表是來和比爾·蓋茨商談合作事宜的,但是他們提出的合作條件相當苛刻。比爾·蓋茨深知自己此時還是處在學習的階段,所以虛心地接受了IBM公司提出的條件。他明白,任何狂妄自大和驕傲自滿都會把這一次的合作事宜搞砸,而謙虛和退讓則能夠為微軟公司換來更美好的前景。

比爾·蓋茨的這一次選擇絕對是睿智的。微軟公司因為自己的謙虛好學而逐漸發展起來,並最終和IBM分庭抗禮。

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在生活和學習中,有許多這樣的例子說明了這個道理。當我們取得成功時不應該自滿、驕傲,應該給自己定下更高的目標。

古希臘的著名哲學家蘇格拉底,才華橫溢,著作滿身,每當人們讚歎他的學識淵博,智慧超群的時候,他總謙遜地說:“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自己的無知。”有力學之父美稱的牛頓是一位多方麵的科學家,對於自己的成功,他從來都是謙虛地說:“如果我見得比笛卡爾要遠一點,那是因為我站在巨人的肩上的緣故。”而牛頓最為人所知的一句話就是:“我隻像一個在海濱玩耍的小孩子,有時很高興地拾著一顆光滑美麗的石子兒,卻還是沒有發現真理的大海。”而世界聞名的音樂巨匠貝多芬卻十分謙虛地說自己其實“隻學會了幾個音符”。

這些偉大的名人們從來都是讓驕傲和自滿遠離自己的寓所。毛澤東曾經說過:“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滿招損,謙受益。”這是古人總結出來的訓導之詞。因為驕傲和自滿往往令人滿足於現狀而不思進取,但若是告別了驕傲的心緒,用謙虛填滿自己的內心,才能夠在榮譽麵前保持冷靜的頭腦,繼而不斷鞭策自己繼續向未來進發。

但是,謙虛並不等於謙卑,更不等於虛偽。驕傲自滿其實代表了內心的浮躁,它會導致盲目自信,甚至不思進取。凡是驕傲自滿的人沒有不失敗的,所以,我們應該更多地看到他人身上的長處和優點,隻有戒驕戒躁,才能一步一個腳印地堅實地走出一條通往成功的康莊大道。

遠離驕傲,告別自滿,其實是一個自我成長的曆程。在逐漸學會謙虛的過程中,或許會因為種種失敗而讓你一時氣餒,或許會因為一時的成功而讓你覺得洋洋自得。但是,一定要記住,不論什麼時候,都不應該把驕傲和自滿帶在身邊,它們隻會讓你躺在功勞簿上睡大覺,從而忘記了成功是需要艱苦奮鬥而得來的。告別驕傲和自滿,就意味著你向導致失敗的因素說再見。從失敗的地方爬起來,虛心地去吸取經驗教訓,才能使自己站到最高的山頂,獨享旖旎的風景。

蓋茨箴言:

應當指出的很重要的一點是,微軟的發展和成功來源於28000人的共同努力。我們很幸運,雇傭了一些值得信任的員工。當人們把公司和我聯係起來的時候,他們犯了一個錯誤,就是沒有看到更大的一個方麵。

鼓勵自己,給自己打氣

在最困難的時候鼓勵自己,在沒有人幫忙的時候自己給自己打氣,隻有自己才是最靠得住的人。經常鼓勵自己,可以讓自己不因眼前的困難而不知所措,更不會因為人生的失意而變得落魄。

生活中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再瀟灑的人也有苦悶和煩惱的時候。當我們付出努力的時候,肯定會希望得到他人的讚許和鼓勵。然而,現實並不如我們期待的一般美好。當來自外界的鼓勵、支持、讚美、肯定和認同都不存在的時候,難道我們就應該自暴自棄,從此選擇破罐子破摔的道路嗎?

答案很顯然是否定的。如果沒有人在乎你了,最起碼還有自己。比爾·蓋茨對自己的兒女說,一個人之所以能夠成就一番大事業,是因為當別人在困境之中逐漸地失去了信心的時候,他卻能夠不斷給自身加油打氣,讓自己永遠都不失去奮鬥的動力。

比爾·蓋茨的成功,完全得益於他對自己的不斷鼓勵。在枯燥乏味的培訓課上,他一樣可以像同桌一樣選擇放棄,隻是他心中明白,隻有戰勝了苦難之後,才能迎來光明。在沒有任何人能夠幫助他的情況下,比爾·蓋茨用自我鼓勵的方式使自己重樹起信心和勇氣,最終取得了驕人的成績。

一個人在一生之中,能夠經常得到別人的肯定和鼓勵固然是很重要的,但是如果自己也能夠經常鼓勵自己,那麼你的人生經曆必定會攀上另一個新的台階。讓我們一起來看一則寓言故事吧。

在一片快要幹涸的沼澤地裏麵生活著一群鱷魚。烈日炎炎,沼澤地很快就要變得幹涸了。為了搶占僅有的水源,鱷魚之間起了爭鬥。體格強壯的鱷魚殺死了弱小的鱷魚,以便使自己霸占更多的水源。這個時候,有條小鱷魚提出一個問題:“為什麼我們大家不離開這裏,去別處尋找水源呢? ”

一條年老的鱷魚回答說:“孩子,我們老老實實地守在這裏,還有最後一些水源供給我們。如果我們離開這裏,就連這些水源都沒有了,誰願意去冒這個險呢? ”

小鱷魚當然也怕出去之後會被渴死,但是它又不甘心在這裏和自己的同類爭鬥。在想了很久之後,它對自己說:“你一定能行的,隻要你敢於行動,就一定能夠找到新的水源。”終於,它行動了。頂著大夥兒的非議,小鱷魚離開了這塊沼澤地。好幾次,在太陽的灼曬下,它都快要暈死過去,但它一直不斷地鼓勵自己:“再堅持一會兒,隻要再堅持一會兒就一定能夠找到新的水源。”

在原先的那片沼澤地,最後隻剩下一條鱷魚守著僅有的一點水源了。但是,它的命運早已經注定。隨著最後的水源也幹涸了,這條鱷魚也死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