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麼,讓人如癡如醉的愛情又是一種什麼樣的力量?
原來,男女處在熱戀狀態時,丘腦的下部神經會受到強烈的激發,並會引起血液的循環活動,信息傳達到人體的各個感官,人體會強烈地體會到一種飄飄欲仙的感覺,就是這種感覺帶給人們對愛情的向往。
科學家同時發現,在歲月的變遷中,人類的丘腦也會像其他器官一樣發生萎縮和衰老。丘腦神經運動造就了愛情,造就了戀愛的激情,在丘腦出現衰老的時候,也會引起人們對愛情失去了激情,失去了當初熱戀時愛情美妙的感覺。愛情經不起歲月的考驗,也是有一定的生物學基礎的。
我們很多人對“一見鍾情”都非常憧憬,在地鐵裏、在火車上、在長安街的一個地下通道裏、在國貿的星巴克咖啡館中,一個眼神的彙聚,一個胳膊的碰蹭,兩個素昧平生的男女忽然間就迸發出愛慕的欲望,你會想——這就是我命中注定的那個人吧,這便是純粹的愛情吧。“一見鍾情”就是命運式的愛情,這份感情突如其來,會讓你既驚喜萬分,又有些措手不及。
為什麼“一見鍾情”會這樣?難道世界上就沒有真正的愛情了嗎?命裏注定的愛情不存在嗎?……“所有的愛都是一種再發現。”我們對感情的理解,無論浪漫還是現實,都是和我們每個人的過去經曆緊密相關的。愛情不是一種“初體驗”,很多朋友認為愛情“條條大路通羅馬”“天涯何處無芳草”,其實,從心理學的角度講,你的愛情的對象,就是長久以來在你的潛意識之中一直渴望的那個人,就是特定情況下你非常需要的那個人。因此,即使你和他“一見鍾情”,也不是你嶄新的情感體驗,不是偶然,我們平常很多看起來完全偶然的事情,它們的背後都有著充分的理由。“一見鍾情”,這種命運式的愛情是有“前因”的。
“一見鍾情”既不是全新的體驗,也是可以分析的,不是那種“冥冥之中不可說清楚的”。讓你心動的對象必然是契合於你對戀人的長久憧憬,現實和你的過去必然在這一瞬間建立了“溝通”,讓你處於壓抑的內心“豁然開朗”。比如一個童年遭遇很痛苦的男孩子,個性具有強迫症的特點,他就常常會被那些小孩似的女孩子“第一眼擊中”,她們的嬌弱、不安全、渴望被愛等的性格特征,他都會接受,因為他會聯想到自己的“過去”,對這個和自己相同或相似遭遇的“受害者”,他有一種保護和挽救的潛意識的衝動,在這個過程裏他是快樂的,因為,這其實也是他自我療傷的過程,現在脆弱的女友顯然就是過去那個痛苦不堪的自己。
所以,相信第一眼的感覺,認為“一見鍾情”是命運的安排不可阻擋,從而盲目地全身心地投入,這些都是萬分危險的,僅僅是對方的相貌美醜(比如我曾經在夢中見過)或者此情此景的氛圍(比如和我生日那天期許的愛人出現的場景完全一樣),就憑空推測出對方的一切,然後在這種自我虛構的感情中徹底陶醉,從而全心的投入,當然是單方麵的。這種“一見鍾情”必敗無疑,“一見鍾情”通往幸福婚姻的道路,依然離不開對對方理性的分析和判斷。純粹的毫無理由的“一見鍾情”是不存在的,兩個人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必然還是要經曆一番苦心經營的。
那麼,讓人如癡如醉的愛情又是一種什麼樣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