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在你貧窮的時候,你就用身體去布施(1 / 1)

第二十五章.在你貧窮的時候,你就用身體去布施

佛經中有這樣一則故事。

曾經有一個很窮的女人,將自己僅有的兩文錢供養三寶。道場裏的方丈和尚是一位菩薩,親自為她回向。

後來世事多變,這位窮女人竟然做了皇後,並且帶著許多宮女到寺院裏修大供養。而方丈和尚隻讓徒弟去為她誦經回向,並沒有親自主持。她就覺得很奇怪,去問老和尚說:"從前我很窮苦的時候,到這兒來才布施兩文錢,你卻親自為我回向;今天我帶這麼多財富來供養,你怎麼隻讓你的徒弟來為我回向?"

老和尚回答:"那時的兩文錢,你是真心,那是你全部的財產,我不能不替你回向;今天你做了皇後,你有億萬財富,你拿的這點錢是九牛一毛,我的徒弟給你回向就足夠了。"

普通人雖然收入微薄,但肯布施、肯做好事,那一點供養幾乎是他的全部。一些並不富裕的人,他們布施供養幾百塊錢,這幾百塊錢可能是他們一個月的工資。在佛家看來,這個供養的福就很大。

相比之下,有很多一個月收入幾十萬的,卻一塊錢都不肯供養,縱然做好事拿個十萬、八萬,卻也比不上那些貧窮的人供養幾百塊錢的功德。

也就是說,絕不是說布施錢財多,功德就大。所以佛經上講,什麼人真正做到圓滿功德?--討飯的。他什麼都沒有,今天人家給他兩文錢,他將這兩文錢全部拿去供養佛陀,功德很大,因為那是他的全部財產。

世法與佛法不一樣,所以我們不要認為自己很窮苦,就不能修福,其實窮苦人修的福往往比億萬富翁大得多。

作為窮人,或許你錢財匱乏,但是如果你用身體去布施,譬如說掃地、灑水、搬東西等,對別人一點點熱心的幫助,這也是一種布施,也可以修福。

有一位年輕人,在一家商店服務了4年,也沒有受到店方的賞識,於是他想尋找其他的工作,準備跳槽。可是有一天發生了一件意料之外的事。

外麵下著大雨,有一位老婦人走進了商店,並且在商店內閑逛。因為雨天顧客很少,大多數的店員無精打采,對老婦人愛理不理。隻有這位年輕人上前,熱情地向她打招呼,並很有禮貌地問她有什麼需要。然後這位年輕人陪著老婦人逛了整個商店,對各種商品進行了講解,並主動為老婦人提著購買的各種物品。

當老婦人離去時,這名年輕人還陪她到街上,替她把傘撐開。這位老婦人對他的服務和幫助非常滿意,要了他的名片,然後走了。

當年輕人快忘掉這件事的時候,有一天,他突然被老板叫到辦公室。原來老板給他提供了一份更好的工作,而這份工作正是那位老婦人--一位富商的母親要求他擔任的。

生活中,有許多時候,我們為別人做一點什麼並不是很難的事。如果因為我們擁有的很少,就覺得自己不應該付出,那麼就放棄了很好的布施的機會。而一個小小的布施,一點點熱情和關懷,不僅為我們積累功德,也可能給我們贏得友誼和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