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做最棒的自己 第一節 培養你的自信力(1 / 3)

第四章 做最棒的自己 第一節 培養你的自信力

自信是發自內心的一種戰勝困難、奪取成功的強烈信念和力量。有了它,我們就可以培養、提高做事的興趣,就能進發出超常的拚搏力量。

◇ 有自信才能成功

什麼是自信呢?所謂自信就是指對自己很有信心,能看到自己的優缺點,並且能揚長避短,充分認識自己,對自己有一個正確和適當的評估,既不妄自菲薄又不狂妄自大的一種心態。有自信心的人能夠多謀善斷,反應機敏,有很高的情商。充滿自信地去做事,可以激發出自己最大的能量和熱情,去研究和關注要做的事情,從而也就更容易看穿事物本質。

縱觀古今中外的成功人士,隻有自信的人才更容易獲得成功,其人生之旅也會過得很有意義。可以說,自信是成功者的本色。微軟總裁比爾.蓋茨、思科總裁約翰.錢伯斯、聯想總裁柳傳誌、海爾總裁張瑞敏等等,這些成功者身上無不流露著自信的本色。

美國猶太人石油大王洛克菲勒說: “自信能給你勇氣,使你敢於向任何困難挑戰;自信也能使你急中生智,化險為夷;自信更能使你贏得他人的信任,從而幫助你走向成功。”無論是誰,有信心才會有勇氣,才會驅使自己不斷追求直到成功:成功者和失敗者都曾有過許多失敗的教訓,但成功者能夠鍥而不舍、越戰越勇,最終取得成功,因為他們深信自己能使理想得以實現。

沒有自信,便沒有成功。一個獲得了巨大成功的人,首先是因為他自信。

美國有一位青年在讀大學的時候,有一天,他突然發現,大學的教育製度有許多弊端,便馬上向校長提出。他的意見沒有被接受,於是他決定自己開辦一所大學, 自己當校長來消除這些弊端。他計算了一下, 當時辦一所學校至少需要1 00萬美元,這可是一筆不小的數目,他是一個窮學生,如果等畢業後去掙,那就太遙遠了。於是,他每天都在寢室內冥思苦想如何才能有100萬美元。得知他的想法後, 同學們都勸他放棄,但他不以為然,他堅信自己可以籌到這些錢。

終於有一天,他想到了一個辦法。他打電話到報社,說他明天要舉行一個演講,題目叫 《如口果我有100萬美元怎麼辦》。第二天,他的演講吸引了許多商界人士參加。麵對台下諸多成功人士,他在台上全心全意,發自內心地說出了自己的構想。最後演講完畢,一個叫菲利普的商人站起來,說:“年輕人,你講得非常好。我決定給你1 00萬美元,就照你說的去辦。”

就這樣,年輕人用這筆錢辦了亞莫爾理工學院,也就是現在著名的伊利諾理工學院的前身,而這個年輕人就是後來備受人們愛戴的哲學家、教育家岡索勒斯。

樂觀自信是成功者的特質。樂觀自信能使一個人瀟灑自如地直麵人生,以艱苦卓絕的奮鬥改變自己的命運,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有一家小型企業在整體經濟環境不景氣的情況下,困難重重,背負巨額債務, 已經到了瀕臨破產的邊緣。許多債權人威脅著要打官司,甚至有的已經將其告上法庭。這家企業的老板以為一切都完了,意誌消沉,萎靡不振。他害怕去上班,甚至害怕公司裏的電話鈴聲,他隻想躲起來,遠離這一切。

有一天,他在報攤上隨便翻看著,報上刊登的一則關於企業家購買破產企業重整旗鼓獲得成功的故事引起了他的注意。

“他們能做到的,我為什麼不能做到呢?”企業家的心裏重新點燃了成功的渴望。他開始重新思考拯救企業的一切可能的方法。第二天,他早早去了公司,召集全體部門負責人研討對策。他要來了所有債權人的電話,開始給他們打電話:

“請你再寬延一些時間,我們正在想辦法,我們絕不會不講信譽……”他用真誠的態度去打動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