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給心靈洗個澡 第一節 心態決定命運(1 / 3)

第五章 給心靈洗個澡 第一節 心態決定命運

一個人能否成功,就看他的態度了!成功者與失敗者之間的差別是:成功人士始終是以最積極的思考、最樂觀的精神和最輝煌的經驗支配和控製自己的人生。失敗者則剛好相反,他們的人生是受過去的種種失敗與疑慮所引導支配的。

◇ 態度決定高度

態度決定一切,這已經成了現代人的共識。態度是一種權利,是一種屬於自己的權利。每個人行使自己的權利都會是心甘情願、理直氣壯的,因此,對待一件事情持怎樣的態度,也是你的一種權利。當然,主張權利就必須承擔與權利相應的後果。你持什麼樣的態度,你就必須承擔這種態度帶給你帶來的後果。

心態是人生態度的具體化,是人生態度的現實反映。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決定了人的心態也是積極樂觀的。你也許聽說過這樣的諺語:“成功吸引更多成功,而失敗帶來更多失敗。”這句話真是一語道破天機。為成功而努力會使你更有能力走向成功;如果你什麼也不做,坐等失敗,隻會使你遭受更多的失敗。

某成功學家認為:“如果你以積極心態發揮你的思想,並且相信成功是你的權利的話,你的信心就會使你成就左右你所製定的明確目標。但是如果你接受了消極心態,並且滿腦子想的都是恐懼和挫折的話,那麼你所得到的也隻是恐懼和失敗而已。”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有些人總是認為自己是生活中某個領域的失敗者,工作生活總是會遇到一些挫折和困難。

這些人步入社會後經常提及這樣一些問題,也經常討論一些問題,如“你為什麼要不斷地調整心態呢”,“你為什麼沒有取得你打算要取得的成功呢”,“你認為你自己最大的長處是什麼”等等。

這些人所給出的理由當然都是些關於自己失敗的原因和悲劇性的故事,如“我從來就未曾真正擁有過一個奔向好前程的機會。”“你知道,我的父親是個酒鬼。”“我是在貧民窟中長大的,你從你的社會結構中絕對領會不到那種生活。”“我隻受過小學教育。”“我機遇不好。”等等。

這些人之所以會找出各種各樣的理由,之所以會失敗,關鍵是因為他們都有一種不良的心態——消極。正是由於這種消極心態,才阻礙了他們的成功。也就是說他們沒有行使讓自己積極快樂起來的權利,而是被動地接受了命運的擺布,沒有行使態度的權利來為自己抗爭。

人生中難免遇到挫折和失敗,困難和煩惱,但這並不意味著你注定要被打敗。如果你行使自己的權利,選擇一個積極的心態去麵對,並用自己的努力和熱情去改變自己的命運。當你迷惑時,就要行使秉持真誠信念的權利,勇敢地麵對人生,堅信好運必來,就能突破重圍,任何難題都將迎刃而解。這一點適用於每一個人,每一種場合。

人們常常羨慕成功者,但我們嫉妒成功者的權利,他們可以做成任何事,他們總是那麼自信、樂觀,他們遇到困難不會輕易放棄,他們享受在和困難較量的過程中,他們贏得了更多的勝利,他們享受在自己行使權利並承擔後果的興奮之中。

他們的權利就是他們麵對失敗和困難時的態度,選擇了什麼樣的態度,就注定了將得到什麼樣的結果。

每個人都渴望成功,享受成功帶來的喜悅和激動,那就要行使自己積極態度的權利,隻有積極的心態才能迎來成功。有時候,這種積極的心態還會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當你麵對難題時,如果你期待能撥雲見日,並能樂觀以待,事情最終將如你所願,因為好運總是站在積極思想者的一邊。具有積極心態的人心中常能存有光明的前景,即使身陷困境,也能以愉悅、創造性的態度走出困境,走向光明。

積極的心態能使一個懦夫成為英雄,從心誌柔弱變為意誌堅強,由軟弱、消極、優柔寡斷的人變成積極的人。積極心態具有改變人生的力量,雖然人人皆可達成,但有些人在實行時就會發生困難。這是因為某些奇怪的心理障礙會導致積極思想的無效。

一個人若是不斷地懷疑、質問,那是因為他不讓積極思想發生作用。他們不想成功,事實上他們害怕成功。因為活在自憐的情緒中安慰自己,總是比較容易的。我們的大腦必須被訓練成積極思考的模式。

當我們做錯了某事而感到內疚,希望用懲罰來減輕自己的痛苦時,更應該行使自己積極改正的權利,把對失敗的自責和內疚變成發奮向上的動力,負疚感才會隨之消失,自我懲罰的行為也就不必要了。當這一過程完成後,行使積極思想的權利這套原則便能發揮極大的功效。

人生就是這樣的,有各種問題存在。行使積極的權利,以積極的心態去思考、去行動,就不會再被任何難題所控製、阻撓和困擾。積極心態一定有驚人的效果。

實際上,人的整個生命可以變得更堅強、更快樂。隻要我們學會正確地行使自己的權利,用正確的態度麵對不同的問題,我們的內心便會有重大的突破。更堅強的信仰、深刻的理解和無畏的奉獻精神將會為我們開啟另一扇人生的大門。你不僅會精力充沛,可以應付各種問題,你還有足夠的餘力和遠見,對許多人產生創造性的影響。

◇ 心態駕馭人生

在現代社會,“年齡減十法”十分流行。舉例來說,假如你今年39歲了,當別人間你多大年齡時,你應該這樣回答:我今年29歲。不要小看了這種方法,它有明顯的煥發青春活力的功效。心態年輕,人自然就會顯得年輕。

從心理學角度來講,人們的心理活動支配著人們的行為。心態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積極的心態 一類是消極的心態。不良的心理狀態,就會對工作和生活產生消極的影響,良好的心理狀態則會對工作和生活起到促進作用。

如果一個人以壓抑、煩躁、消極的心態對待工作,即使我們的辦公條件再優越,也難以取得良好的成績。反之,如果能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和諧的人際關係、正確的精神因素,那麼他就會對自己的工作充滿信心,從而產生工作的自覺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充分發揮你的潛力。

不僅僅是對待工作,其他事情也是如此。

有兩位年齡80歲的老人,一位認為到了這個年紀可算是走到人生的盡頭,於是便開始料理後事;另一位確認為一個人能做什麼事不在於年齡的大小,而在於有什麼樣的想法。於是,她開始學習登山,十年間征服了幾座世界上有名的山,在95歲高齡時,她還登上了中國的泰山,打破攀登此山年齡最高者的記錄。

這位老壽星80歲才開始學習登山,並創造了一個奇跡。這充分說明了隻要有積極的生活態度,就能超越自我,達成自己的目標。這也告訴我們:態度決定一切,你想獲得成功,就要有敢於取勝的態度。經調查研究顯示,成功者與失敗者之間的差別是:成功者始終用最積極的思考、最樂觀的精神和最輝煌的經驗支配和控製自己的人生。失敗者則剛好相反,他們的人生受過去的種種失敗與疑慮所引導、支配,心誌薄弱,心態消極。

有些人經常說,他們現在的境況是別人造成的。環境決定了他們的人生位置。其實,我們的境況不是周圍環境造成的,我們的心態才是自己的主人,它決定了我們如何看待人生、把握人生。

有一位教授做了這樣一個試驗:把45個脾氣、性格有比較明顯差別的學生,分了三組:

第一組:情緒易波動、急躁、易怒、不知足;

第二組:自覺、積極、開朗、很活潑;

第三組:謹慎、安靜、知足、很平穩。

過了二十年再看這三組的人的情況,第一組的那些人,患癌症、心髒病和精神混亂症等病症的占77.3%,另外兩個組的一個是25%,一個是26%,這就說明心態平和是身體健康的基礎。

保持積極的心態,還有以下種種好處:為你帶來成功的意識;建立信心;表現出自我更優秀的一麵;內心平靜和充實;沒有恐懼;各方麵都能平衡生活;不會陷入假設的困境。相反,消極的心態,其結果是使人變成被消極環境束縛的人,伴隨而來的還有貧窮與淒慘;心情不好,導致生理和心理的疾病;限製你的思想;敵人多,朋友少;被莫須有的煩惱困擾;成為所有負麵影響的犧牲品,過著一種毫無意義的頹廢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