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每天進步一點點 第一節 目標是成功的動力(1 / 3)

第七章 每天進步一點點 第一節 目標是成功的動力

僅僅擁有理想,你不一定能取得成功;但如果沒有理想,成功對你而言就無從談起。遠大的理想是你偉大的目標,沒有理想,就沒有堅定)方向;沒有方向,就沒有生活。

◇ 計劃是為成功買保險

計劃是為實現目標而需要采取的策略方法、步驟,就像打仗一樣,我們的目標是要打敗敵人,取得眭利。但是如何才能打敗敵人,實現這個目標,這需要根據敵我雙方的情況做一個比較,然後再進行謀劃,如何以己之長克敵之短來取得勝利。所以,隻有目標,沒有計劃,往往會顧此失彼,或多費精力和時間。比如走路,我們要去一個地方(目標),到達那個地方,有很多條路,交通工具也有多種,如步行、騎車、坐飛機、輪船等,那麼究竟要走哪條路,借助哪種交通工具能最快到達那地方,這就不得不思考,這就需要作出計劃,如果盲目行動,可能會走彎路,浪費時間,所以計劃是實現目標的一個重要階段。

成功者有了目標後,便為實現目標進行周密、詳細的計劃,分清輕緩急、主次環節,先怎樣做,後怎樣做,中間遇到問題怎樣解決等,都做到心中有數;而失敗者就是有了目標,不會考慮到這些,他們不管三七二十一,眉毛胡子一把抓,很多時候是抓住芝麻,丟了西瓜,耽誤了時間,浪費了錢財,結果弄得很狼狽。所以為完成某個目標,合理的計劃是很有必要的。

1984年,在東京國際馬拉鬆邀請賽中,名不見經傳的日本選手山本出人意料奪得了世界冠軍。當記者問他憑什麼取得如此驚人的成績時,他說了這麼一句話:“憑智慧戰勝對手。”當時,不少人都認為這個偶然得冠軍的矮個子選手是在“故弄玄虛”。

10年以後,這個謎底終於被解開了。山本在他的《自傳》中是這麼寫的:“每次比賽之前,我都要乘車把比賽的路線仔細看一遍,並把沿途比較醒目的標誌畫下來。比如第一個標誌是銀行;第二個標誌是一棵大樹;第三個標誌是一座紅房子……這樣一直畫到賽程的終點。比賽開後,我就以跑百米的速度,奮力地向第一個目標衝去,過第一個目標後,我又以同樣的速度向第二個目標衝去。起初,我並不懂得這樣的道理,常常把我的目標定在40千米外的終點那麵旗幟上,結果我跑到十幾公裏時就疲憊不堪了。我被前麵那段遙遠的路程給嚇倒了。”

山本將大目標分解為多個易於達到的小目標,一步步腳踏實地,每前進一步,達到一個小目標,使他體驗了“成功的感覺”,而這種感覺將強化了他的自信心,並將推動他發揮穩步發展潛能去達到下一個目標。

大成功是由小成功所累積。成功者善於計劃,他們都是在達到無數小目標之後,才實現他們偉大的夢想。一段一段認真完成,就一定有成功的機會,為實現目標而做出計劃,不怕艱苦,不懈努力,迎接自己的便將是成功。

有了切實可行的目標後,在思路上要分清輕重緩急,如果隨意地胡亂瞎抓一氣,沒有一個全盤的計劃,結果隻能是“事倍功半”,甚至是““勞而無功”。

在計劃決策上要抓住目標的根本去實施和完成,不能不分主次,甚至把力氣都使用到次要方麵。

我們可以有許多目標。但是如果各個目標之間是完全分離的,沒有聯係,東一榔頭,西一棒槌,最終的成功效果,隻是各個目標的簡單相加,毫無整體優勢可言。古人言:“不謀全局者,不足與謀一域;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因此,成功目標,應該是一個完整的行動計劃,即人生目標領導下的各個遠、中、近期目標,大目標之下的各類中小目。各目標之間,還應該有很強邏輯性。每一個小目標都是人生目標的分解,都是遠大目標的“基因”和縮影,而每一個小目標的變化和調整,都會對整個目標體係產生積極的影響。

生活中我們有這樣的經驗:當我們從高層樓上跑下來後,發現有一重要的東西還沒有拿,於是又噔噔地跑上樓去;好不容易下了樓,鑽出租車時,又感覺好像家門沒有關,於是再次跑上樓去。反反複複,想節省一點時間,結果卻浪費了時間。

不少人也立下了目標,但他並沒有成功,這是為什麼呢?他們自己;感到迷惑:“為什麼?為什麼我沒有成功?”

我們來分析一下原因何在。

1995年美國政府的一個研究報告顯示:隻有12%的公司可以真正達到期望的目標,其餘88%的公司,都在追求目標的過程中出了問題。至於一般人,真正能實行自己的計劃、達成發展期並獲得成功的,也隻有5%左右而已。這個比率實在令人心震,為什麼絕大多數的公司和個人都失敗了?緣於他們對目標缺乏有效的管理。

真正能實行自己的計劃、達成發展期望並獲得成功的人,也隻有5%左右而已。你要對自己的目標進行有效的管理,把整體目標分解成一個個易記的目標,把你的目標想象成一座金字塔,,塔頂就是你的人生目標,你定的目標和為達到目標而做的每一件事都必須指向你的人生目標。

金字塔由五層組成,最上的一層是最小、最核心的這一層包含著你的人生總目標。

下麵每層是為實現上一層較大目標而要達到的較小目標。 一天做一件實事,一月做一件藏專,一年做一件大事,一生做一件有意義的事。

對每個目標達成後都要重新審視。古人雲,君子每日三省吾身。你是否經常檢查自己製定的目標?—方麵要梭貧日D貯霄買現了預期的目標,另一方麵又要用目標不斷地激勵自己。

美國哈佛大學心理學家威廉,詹姆土教授研究發現,一個沒有受到激勵的人,僅能發揮其能力的20%至30%,而當他受得激勵時,其能力可以發揮至80%。因而,一個人即便有完善的個性,由於缺乏前進的動力,也很難實現創富的目標。創立“心理創富學”的希爾博士揭示出5個自我激勵的賺錢“黃金”步驟:

第一,你要在心裏確定你所希望擁有的財富數字。如果籠統地說“我需要很多、很多的錢”是沒有用的,你必須確定你渴望得到的財富的具體數額。

第二,實實在在地想好,你願意付出什麼樣的努力和多大的代價去換取你所需要的錢,世界上是沒有不勞而獲的。

第三,規定一個固定的剛明,一定要在這個日期之前把你希望得到的錢賺到手,沒有時間表,你的船永遠不會“靠岸”。

第四,擬定一個實現理想的可行性計劃,並馬上進行,你要習慣“行動”,不能夠隻沉溺於“空想”。

第五,將以上4點清楚地寫下,不能隻靠記憶,一定要白紙黑字。不妨每天兩次地大聲朗誦寫下計劃內容。

人們都有一種傾向,即一旦實現一個目標,就會有一種泄勁的感覺,不再努力,然後坐享其成。現代社會為人的全方麵發展提供了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所以一個積極進取的人,應該在實現目標之後,再為自己立新的目標。而且,你不要等到達到一個目標之後再去製定一個新目標,而應該在心中時刻充滿目標,完成一個目標,你就知道下一個目標是什麼,繼續前進的方向在哪裏,而不僅僅以第一個目標為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