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五官科病症足部按摩方法 十、痤瘡(1 / 1)

第八章 五官科病症足部按摩方法 十、痤瘡

痤瘡又稱青年痤瘡,欲稱粉刺,亦稱“青春痘”,是青春發育期的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疾病。發育成熟後,性激素分泌增加,在雄激素及黃體酮影響下,皮脂腺增大,分泌大量而黏稠的皮脂,同時伴有毛囊口上皮增生及角化過度,致使排泄不暢而阻滯在毛囊及毛囊口內,形成粉刺。

痤瘡多見於青年,男多於女,好發於顏麵部,尤其是前額、頰部、頦部,其次為胸背上部、肩部等皮脂腺發達的部位,對稱性分布。病變初期為散在性毛囊性丘疹,頂端有粉刺,若將粉刺擠出,可見其下擴大之毛囊口;如合並感染,則為炎性丘疹,在發展過程中可產生紅色丘疹、膿皰、結節、膿腫、囊腫及疤痕。較淺之損害吸收後遺留點狀凹陷性瘢痕及色素沉著。損害不斷吸收好轉,又不斷新起發展,遷延數年,一般青春期後多可自愈。

(一)相關反射區與基本按摩手法

1、相關反射區:

肺、腎、輸尿管、膀胱、大腸各區、胃、垂體、腎上腺、生殖腺1、生殖腺2等反射區(見圖-187)。

2、基本按摩手法:

(1)依次點按腎、膀胱反射區中2~3分鍾。

(2)由足趾向足跟方向推按輸尿管反射區2~3分鍾。

(3)由足內側向足外側推按肺反射區2~3分鍾。

(4)由足跟向足趾方向推按升結腸反射區2分鍾,從右向左推按橫結腸反射區2分鍾,從足趾向足跟方向推按降結腸2分鍾,從足外側向足內側推按乙狀結腸、直腸反射區2分鍾,依次進行。

(5)點按胃、垂體、腎上腺、生殖腺1、生殖腺2反射區各2分鍾。

(6)重複(1)、(2)、(3),結束治療。

(二)注意事項及要術

1、保持臉部清潔衛生,每日早、中、晚清洗臉部。

2、少吃或不吃甜食及高脂肪類、油炸類、辛辣類食品,飲食清淡,多吃蔬菜水果。

不用手擠捏,避免感染。

3、每日按摩2次,7天為1個療程。

4、按揉穴位力度以局部酸、麻腹痛為宜。

5、堅持長期進行按摩,症狀完全消失後,改為隔日1次,不要停止,以鞏固療效。

(三)輔助療法

選取肺俞至小腸俞、大椎至命門、曲池、合穀等穴進行刮痧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