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以禪處世 廣結善緣
用結善緣的心、謙和的態度處世,在工作中發揮自己的能力與實力,則可以在職場中取得更突出的業績。不管世事如何多變。我們都可以安身立命。
龍爭虎鬥圖
一日,龍虎寺的一位學僧正在禪房裏描摹一幅龍爭虎鬥圖。剛剛畫畢,恰逢禪師走了進來,學僧便請禪師評鑒。
禪師看後說道:“龍和虎的外形畫得不錯,但沒有把握好龍與虎的特性。要知道,龍在攻擊之前,頭必須向後退縮;虎要撲時,頭必然向下壓低。龍頭向後的屈度愈大,虎頭愈貼近地麵,它們也就能跑得更快,跳得更高。”
學僧非常佩服,說道:“師父真是一語道破,我不僅將頭畫得太靠前,虎頭也太高了,因此總感覺動感不足。”
禪師借機開示道:“為人處事,參禪的道理也是一樣。退一步的準備之後,才能衝得更遠;謙卑的反省之後才能攀得更高。”
學僧終於大悟。
【智慧小語】
恭謙有加,進退自如
龍抬頭、虎相撲,睥睨天下;龍退縮、虎低頭,恭謙有加。仿佛隻能從禪者身上才能體味到這種境界。
作為公司裏的員工也應該在加強自己的身心修養上下功夫,不斷地審視自我,超越自我,真正達到恭謙有加,進退自如,如此在公司中行事才能靈活,處世方可巧妙。
一個講求文明禮貌、有道德修養的員工,必然是一個恭謙有加、進退自如的員工。在現代人鄙視那些粗野行為的同時,崇尚禮節、恭謙有加的員工會讓老板更加稱羨。
禪師的教育
一次,道信禪師的一位弟子因行竊被人抓住了,大家都說他敗壞師門清譽,要求師父將其逐出師門。可是禪師卻拒絕了,並用自己的寬厚仁慈之心原諒了那個弟子。
哪料到,那個弟子卻不知悔改,反而繼續行竊,再次被人所抓。此次,禪師仍然沒有對他予以處罰,如此引起了其他弟子的不服。他們聯名上書,表示如果再不處罰那人,他們就不再參禪修道。
禪師見了那份聯名上書,備感欣慰,從中可知他們能夠明辨是非,但是對於一些更深層次的東西還不能領悟。於是,便把那些聯名上書的弟子叫到跟前。
禪師意味深長地說道:“你們認為我教得不對,完全可以離開我。不管怎麼樣,即使你們全離開我了,我也不能讓那個行竊的弟子離開,因為他還不能明辨是非,需要我的教導。”說罷,便回禪室了。
正巧,那個行竊的弟子私下裏聽到了禪師的那番話,十分感動,決心要改過自新,以報師恩。從此以後,他再也不偷別人的東西了。
【智慧小語】
與人為善,於己有利
俗語說,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但是我們可以讓每個人不斷地改正缺點完善自我。
一個人難免會犯錯誤。我們要分析他犯錯誤的原因,隻要不是原則上的問題,是可以原諒的。我們就要抱著以人為善的態度,對別人犯的錯誤,誠懇而委婉地開導規勸,安慰他,鼓勵他改正。
在工作中,由於其他同事的錯誤使你吃虧了,以後記住教訓就可以了,要給別人留有餘地,不要在同事間結下仇恨。同時,這也要求我們必須要用寬厚仁慈之心去對待他們。
不斷地關愛他人,讓這個世界變得更加美好。
禪師被踩之後
大相寺的覺惠禪師是一位得道的高僧,備受大家的崇敬,他座下的弟子眾多。
一天晚上,覺惠禪師在寺院裏散步時發現了牆角的一把椅子。禪師一想,肯定是有人違規出寺去了。但禪師沒有聲張,隻是悄悄地搬開那椅子,就地蹲著,等待那個違規的和尚回來。
不一會兒,隻聽見“嗖”的一聲,一個小和尚翻過圍牆,習慣性地跳進了院子。但此時卻發覺腳底軟綿綿的,待雙腳落地後,方才發覺剛才踩的不是椅子,而是自己的老師。頓時異常驚嚇,不知怎麼辦才好。可禪師卻沒責備他,反而囑咐他去加件衣服。小和尚非常感動。
老禪師用寬容來教育自己的弟子,後來也沒有再提起過這件事情,但此方法卻十分奏效,從此以後,再也沒有人夜裏越牆出去了。
那個跳牆的小和尚也嚴以律己,認真地參悟佛學,後來成為一名得道的高僧。
【智慧小語】
寬容是無聲的教育
寬容是一種無聲的教育,但此方法能給人以冷靜反省的空間,從而在醒悟後達到自戒自律的效果。甚至可以從某種意義上說,寬容成就了一名優秀的禪師。
可見,寬容是一劑良藥,它不僅可以教化別人,也可以去除自己的心病,開闊自己的心胸。有了寬容,你便擁有了瀟灑人生的保證。
敞開你的心胸,放寬你的眼界,用你的寬容來感動你的老板、你的同事,包括一切能包容的,那麼你的個性會更有魅力,你在工作中會大放異彩。
記住:“海納百川,有容乃大”是亙古不變的哲理。
廣圓解圍
一天清晨,一位居士興衝衝地抱著一束鮮花,提著一籃子供果,趕到大佛寺去供佛。誰知,他右腳剛踏進大殿,左側突然跑出一個小和尚來,正好與居士撞個滿懷,將他抱著的鮮花、提著的水果,都給撞翻在地。
居士看到滿地的水果和破碎的鮮花忍不住嚷道:“你這個和尚,怎麼這麼魯莽,把我供佛的水果和鮮花都給撞成了這個樣子,你怎麼向我交待?”
那個撞他的小和尚,有些不滿地說道:“撞翻就撞翻了,頂多說一聲‘對不起’就完了,你幹嘛那麼凶?”
居士一聽更加生氣了:“你這是什麼態度?本來自己錯了,卻還有理責問別人!”接著,雙方就互相指責起來。
恰在此時,寺中住持廣圓禪師正好從此經過,他於是就將兩人帶到一旁,問清原委後對他們說道:“莽撞行走是不應該的,但是不肯接受別人的道歉也是不對的,這都是愚蠢的行為。能坦誠承認自己的過失以及禮貌接受別人的道歉,才是明智之舉。”
看到兩個人都有些不好意思了,廣圓禪9幣接著又說道:“人生一世需要處理的各種事情太多了。在人際關係方麵,要處理好與師長、親族、朋友的關係;在經濟方麵,要量入為出,精打細算;在家庭方麵,要培養夫妻感情、照顧子女生活;在精神方麵,要提高自己的修養,樹立起遠大的理想。如此這般,才不會虛度人生。想想看你們今天為了一點點小事,一大早就破壞了一片虔誠的心境,還浪費了這麼長時間,值得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