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人道:學會選擇,懂得放棄一經商得失策略 第三十六節 懂得放棄:要學會見好就收(2 / 3)

很多時候,生意並不會像商人主觀想象的那樣發展。有時候,整個生意的成敗甚至可能取決於能否早退一步。通常,見好就牧的商人才能謀得更多的利益。.

美國有這麼一則故事,有個人想出了一個捕捉野雞的好辦法。他把箱子製作成一個有進無出的陷阱,一旦野雞進去了,隻要把進口堵上,野雞就難以逃出來。

有一天,他抓來一把玉米,從箱子外麵一路撒過來,一直撒到箱子裏麵,然後他在箱子蓋兒上係了一根繩子,自己攥著繩子的一端,遠遠地躲在一邊,等著野雞的到來。隻要把繩子輕輕一拉,箱子蓋兒就會關,野雞就跑不出來了。不一會兒,一群野雞看到了玉米粒,都歡快地啄食起來。他數了數一共有10隻呢,夠他吃好幾天的了。很快,有3隻野雞鑽進箱子裏去了,接下來,第夕隻、第8隻也鑽進了箱子。他盯著外麵的兩隻野雞,心想,隻要它們也鑽進去,自己就可以一個禮拜不用出來幹活了。他正想著呢,一隻野雞溜了出來。他懊悔地想剛才真該拉子,如果再進去一隻就拉繩子。可是,在他想的時候又有兩隻野雞出...。,.最後,他眼睜睜地看著所有的野雞心滿意足地離開了。箱子裏麼都沒有了,包括他的玉米粒。

如果故事中的主人公在8隻野雞進入箱子的時候就拉繩子,或者在第一隻野雞溜出來的時候就拉繩子,他的收獲都是很可觀的。可惜,他不懂得"見好就收,見壞更要收"的道理,不能當機立斷,自然會反受其亂了。

也許有人會說,見好就收可能會失去更多的好機會。當然,我們不排除這種可能性。但是當這個機會"好"到了一定的程度,收也無妨,畢竟你已經占有了大部分的利益。10隻野雞捉到了8隻,已經算是決定性的勝利了;但如果把目標定在百分之百的占有上,那就不是雄心壯誌和目光長遠,而是人心貪婪的表現了。

"見壞更要收"是因為機遇中往往隱藏著巨大的風險,許多問題都是隨時變化的,拖得越久就越難解決。當事情已經呈現出不良的傾向時,你還期待著事情朝好的方向發展,那無異於給了問題惡化的機會,也無異於把自己的利益交給不可知的外力。

如果為了難以預料的利益,而犧牲眼前的大部分利益,這是明智之舉嗎?這隻能算是因小失大罷了,最後的結果必然是浪費時間和錯失良機。

在生意場上不能把算盤打得太響。當事情有七分把握三分冒險的時,要懂得"見好就收",以免事情向壞的方向轉化;當事情隻有三分把握七分冒險的時候,你也應該"見壞更要收",如果不能當機立斷,就會在幻想和遲疑中把事情弄得更糟,遭受的損失也會更大。

3、取舍有道

範蠡是楚國宛(今河南南陽)人。字少伯,春秋末年的大政治家和事家,春秋後期越國名臣。他出身微賤,但非常聰明,輔佐越王勾踐,巧使美人計,苦心經營,精密籌劃,助越王勾踐稱霸後,官至上將軍,但他料"勾踐為人可與同患,難與處安",便辭別勾踐,攜了美人西施浮海到齊,經營產業。

範蠡在齊國,改名換姓,自稱"鴟(chi)夷子皮",在海邊耕種,做i匕買賣,就這樣勤勞數年,積聚了許多財產,他成了一個大富翁。

齊國人間他:"你家財萬貫其中有什麼訣竅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