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王進傳技史進(1 / 3)

當下日晚未昏,王進先叫姓張的牌軍進來,吩咐道:“你趕緊吃晚飯,吃完飯我有事要你去辦。”

張牌軍道:“教頭叫小可去哪裏?”

王進道:“我因前些時日患病,許下酸棗門外東嶽廟裏香願,明日早要去燒頭炷香。你今晚先去吩咐廟祝,叫他明日早些開廟門,等我來燒頭炷香,還要三牲獻給劉東、李西兩個掌案侍者。”

“哪個酸棗門?新酸棗門還是舊酸棗門?”

“自然是舊的那個。今晚你不用回來,在廟裏歇了等我,省的廟祝出什麼差錯。”

“要大三牲還是小三牲?”

“我這一陣子生病,花費不少,手頭有些緊,小三牲就夠了。”

張牌軍答應,先吃了晚飯,往廟中去了。

當夜母子二人收拾了行李衣服,細軟銀兩,打成一個擔子,又收拾兩個包袱拴在馬上。

等到第二日五更,天色未明,王進叫起另一個姓李的牌軍,吩咐道:“你拿這些銀兩去東嶽廟裏和張牌軍買個小三牲煮熟在那裏等候;我去買些黃紙香燭,隨後便來。”

李牌軍拿著銀子往廟中去了。

王進備了馬,牽在後門外,扶娘上了馬。家中粗重的物事帶不走,都不要了,隻把前後門上了鎖。隨後王進挑了擔子,跟在馬後,趁五更天色未明,直接出了西華門,取路往延安府來。

且說張李兩位牌軍買了豬、雞、魚三樣小三牲煮熟,在廟裏一直等到下午,也不見王進來。

李牌軍心焦,走回到家中找,隻見鎖了門,在附近尋了半日也沒找到人。看看天色已晚,東嶽廟裏張牌軍擔心,也奔回家來,又和李牌軍尋了一晚上。看看天黑,兩個見他當夜不歸,他老娘也沒見到,以為臨時有急事走親戚去了。

第二日,兩個牌軍到王進親戚家尋訪,仍然沒找到。兩個牌軍生怕受牽連,去殿帥府報告道:“王進教頭棄家在逃,母子二人不知去向。”

高太尉大怒道:“早就看這賊廝不是什麼好人物,那日就算不吉,也該打了他!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看那廝能走哪裏去!”他隨即發下文書,行文諸州各府捉拿逃軍王進。兩個牌軍因是首告,免去罪責,不在話下。

王進在路行了一月有餘,這一日,天色將晚,王進挑著擔子跟在母親的馬後,在路邊看到一塊延安府的界碑。

王進心中高興,對母親說道:“老天保佑!我母子兩人終於脫了這天羅地網!此去延安府不遠,就算被官府抓到,也是先送到老種經略相公那裏!高太尉抓不到我們了!”

王進母笑道:“我兒吉人自有天相,這下苦盡甘來,以後定然好了。”

母子二人歡喜過了頭,不覺間錯過了宿頭。王進心道:“走了這一晚,連村莊都遇不到一個,去哪裏投宿才好?要是我一個人,無妨露宿,隻是老娘歲數大了,如何經得起風霜?”正發愁之際,隻見遠遠的林子裏閃出一道燈光來。那燈光雖然昏黃,卻很是溫暖。

王進看了,道:“好了!不如去那裏好言相求,對付著借宿一夜,明早再上路。”

母子二人便進了林子朝著燈光前行。沒多久來到近前,卻是一所大莊院,四周都是土牆,牆外有二三百株大柳樹。

王進來到院門前,放下擔子敲門,不多時便見一個莊客出來。王進與他施禮。

莊客問道:“你是誰?來我莊上有什麼事?”

王進答道:“實不相瞞,小可母子二人要去延安府,因貪行了些路程,錯過客店。來到這裏,前不著村,後不著店,想在貴莊借宿一夜,明天一早就走。我們不白住,就按路上住店給你們房錢,還請大哥周全方便!”

莊客答道:“既是如此,你先等一等,待我去問問莊主史太公。他要同意便收留你們安歇,他要是不同意我也沒有辦法。”

王進道:“我是良人,還有老母隨行。辛苦大哥通稟。”

那莊客進去沒一會,出來說道:“莊主太公讓你們兩個進來,他要見你們一見再看是否讓你們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