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進道:“當初我家祖上,將一座錦繡江山平白的讓給了趙氏兄弟。雖然陳橋事起,太祖得這個天下雖然容易些,他自身卻也是半輩子戎馬生涯。不想傳到現在,天子荒唐無道,小民百姓受苦。是可忍孰不可忍!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五湖四海許多英雄,均有同感,和我柴家一同簽下一紙齊心合力的盟書,要共同庇佑百姓,再造神州。凡是盟書上簽下名字的,一字並肩稱王,世襲罔替,子子孫孫,共享社稷。”
“明了!盟書在哪裏?”宋江已然知道,這盟書就算是擁護柴進複國的投名狀了。
李應轉身從地牢外搬一張桌子進來,擺上筆硯。
柴進從懷裏取出一個小木盒,恭恭敬敬打開,取出一塊輕薄黃綢子,鋪在桌子正中。那綢子繡著江河山川,頂上繡著八個紅字:恢複江山,再興帝位。兩麵是密密麻麻的名字和手印。柴進用紙將那些人名蓋住,露出一處空白。
宋江心想,救人就到底,做戲做全套,當下豎起食指,中指和四指向天,發誓道:“皇天在上,後土在下。國者人之積,人者心之器。今柴大官人立救國救民之大誌,宋江心信其可行,終有成功之日。自今日起,縱有移山填海之難,誓將追隨。如有違背誓言,蒼天不佑,天人共戮!”
誓言已罷,宋江接過筆,在盟書空白處添上名字。待墨跡幹了,李應遞過一把短刀。宋江刀接左手,狠一狠心,劃破右手大拇指,在名字上按下手印。
柴進把盟書收好,露出笑容,把名單和玉佩給了宋江。
宋江貼身藏了玉佩,打開名單默誦。那名單上人名不多,宋江默誦幾遍,在心中記得熟了,便把名單撕碎丟進嘴裏嚼了,道:“宋江是個有恩必報,有債必償的。日後小可行事,唯柴大官人馬首是瞻。”
柴進道:“我在陽穀縣獨龍岡新買了個別院,離梁山泊不遠。李應過幾日就會去那裏,日後你有事時就去那裏尋他。他若有事時,梁山泊自會有人告知你。”
李應與宋江又說了一些別的,柴進在一旁立等。
諸事言罷,宋江道:“最後還有一小事,請柴大官人幫忙。”
“什麼事?”
“還請柴大官人饒過那武教頭,小可在一旁求情,或能讓他與小可做個助力。”
柴進略一尋思,便答應了,命莊客押武鬆與宋清進來,與莊客道:“把這姓宋的兩人打出莊外,這武鬆殺了喂狗。”
宋江撲通一聲拜倒,雙膝震地,聽的李應都為他覺得疼。宋江也是真的疼,含著半泡眼淚,大聲道:“大官人,武教頭是真好漢。宋江不敢貪生,你若是要殺武教頭,便把宋江一起殺了。若是寬宏大量的,便也把武教頭放了。”
柴進作色道:“你這廝真是好歹不知。好,我便成全你,來人,把這三人都殺了喂狗!”
武鬆怡然不懼,道:“宋江兄長,今天我不合攔住你,不然你也不會被柴進這廝擒住,可恨我救不得你。這廝既然假惺惺要放你,你便自去吧。我武鬆十八年後又是一條好漢,到時這柴進若是不死,再與他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