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韓國和日本原定於6月29日簽署《軍事情報保護協定》,由於遭到民眾的強烈反對,韓國緊急宣布,推遲與日本簽署《軍事情報保護協定》。這個從表麵看,好像是個情報的協定,實際上是個軍事同盟的基礎——美日韓軍事同盟的基礎。如果是僅僅交換情報的話,情況會變得非常簡單。因為我們可以看到,美國與韓國有單獨的軍事協定,美國與日本也有單獨的軍事協定,那麼現在美國其實想通過這個東西,把美國與韓國的、美國與日本的軍事協定,搞成一個共同的美日韓軍事協定,但是擔心過渡太過劇烈,所以首先從情報交換開始。
從這個意義上來講,這次韓國的民眾表現得非常清醒,而且非常理智,這是讓我們想不到的。韓國政府的意向是肯定要簽,現在在民眾的強大壓力之下,韓國政府也講了一句話,就講有些東西我們還沒搞清楚,包括這些相關的部門,沒有把原始文本都提供給大家,提供給民眾,讓民眾搞清楚,所以暫停。這是在韓國民眾的巨大壓力之下,韓國政府對自己國家利益的重新審定。
從韓國的民意來看,他們對自己的利益選擇還是很正麵的,韓國人自己都分析得非常清楚了,韓國對中國的貿易量已經超過了對日本和美國的貿易量的總和。這是今天非常清楚的,韓國你到底要幹什麼?韓國政府,你能代表韓國國家和民族的利益嗎?你做這個事情的時候,是代表你執政集團的利益,還是你韓國國家民族的利益?在這個問題上,韓國人會做出他們清醒的判斷和理智的選擇,當然如果做出不清醒的判斷和不理智的選擇,又會怎麼樣呢,那麼最終受害的肯定是韓國政府和韓國人民。
韓國像在金大中時期,提出來一個比較好的理念,就是韓國要做東北亞的平衡者。這個理念能不能做成是一方麵,但這個理念起碼不是冷戰思維的理念,不是軍事同盟的理念,不是結幫打架,然後背靠大樹或者仗勢欺人這樣的理念。要做平衡者的理念,要做調解者的理念,這個理念比簽署這種什麼情報交換協議表現出來的觀念強得多。
所以有時候講,政治不光是前進的,政治後退的可能性也很大,包括國際政治,包括地區政治,它有前進,有後退,可能是進三步退兩步,也可能是進兩步退三步,都有這種可能。
獨島之爭
2012年8月10日,李明博訪問了韓國與日本存在爭議的島嶼獨島(日方稱竹島),成為第一位登上韓日爭議島嶼的韓國總統。對此日本方麵緊急召回了駐韓國大使表示強烈不滿和抗議。
這其實並不讓人意外,這個舉動是韓國曆屆政府一直想采取的行動。韓國對獨島(日方稱竹島)的占領,實際上不是李明博政府時期占領的,在前幾任總統的時期,就已經完成了對獨島的實際控製和實際占領,李明博隻是重申了一下。
2012年,韓國和日本原定於6月29日簽署《軍事情報保護協定》,由於遭到民眾的強烈反對,韓國緊急宣布,推遲與日本簽署《軍事情報保護協定》。這個從表麵看,好像是個情報的協定,實際上是個軍事同盟的基礎——美日韓軍事同盟的基礎。如果是僅僅交換情報的話,情況會變得非常簡單。因為我們可以看到,美國與韓國有單獨的軍事協定,美國與日本也有單獨的軍事協定,那麼現在美國其實想通過這個東西,把美國與韓國的、美國與日本的軍事協定,搞成一個共同的美日韓軍事協定,但是擔心過渡太過劇烈,所以首先從情報交換開始。
從這個意義上來講,這次韓國的民眾表現得非常清醒,而且非常理智,這是讓我們想不到的。韓國政府的意向是肯定要簽,現在在民眾的強大壓力之下,韓國政府也講了一句話,就講有些東西我們還沒搞清楚,包括這些相關的部門,沒有把原始文本都提供給大家,提供給民眾,讓民眾搞清楚,所以暫停。這是在韓國民眾的巨大壓力之下,韓國政府對自己國家利益的重新審定。
從韓國的民意來看,他們對自己的利益選擇還是很正麵的,韓國人自己都分析得非常清楚了,韓國對中國的貿易量已經超過了對日本和美國的貿易量的總和。這是今天非常清楚的,韓國你到底要幹什麼?韓國政府,你能代表韓國國家和民族的利益嗎?你做這個事情的時候,是代表你執政集團的利益,還是你韓國國家民族的利益?在這個問題上,韓國人會做出他們清醒的判斷和理智的選擇,當然如果做出不清醒的判斷和不理智的選擇,又會怎麼樣呢,那麼最終受害的肯定是韓國政府和韓國人民。
韓國像在金大中時期,提出來一個比較好的理念,就是韓國要做東北亞的平衡者。這個理念能不能做成是一方麵,但這個理念起碼不是冷戰思維的理念,不是軍事同盟的理念,不是結幫打架,然後背靠大樹或者仗勢欺人這樣的理念。要做平衡者的理念,要做調解者的理念,這個理念比簽署這種什麼情報交換協議表現出來的觀念強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