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絕不是個孤立的個人,是國際政治中的一顆棋子,但這顆棋子在自我活動,獲得自我意識之後,“潘多拉的盒子”打開了。很多人說,拉登雖然死了,但是這個盒子沒有關上,國際恐怖主義還在蔓延。
拉登死後,美國國務院發布第一道指令就是對全球旅遊的美國人提出警告,要小心對方的報複。猛一看,好像是拉登打開了潘多拉盒子。但是,拉登背後沒有人嗎?是誰把拉登放出來的?
其實拉登本身就是潘多拉盒子中一個怪異的變形體,那麼又是誰把這個變形體放出來的?誰真正打開了潘多拉盒子?我覺得這是國際政治中值得我們長久推敲、思考的,而絕不是表麵的歡慶,或者表麵的痛恨,或者如釋重負,這些不能從根本上解決人類發展到今天所麵臨的諸多的共同問題。
解決一個拉登,好像就有了一個光明的開始,我覺得這樣的評價過高了。在這些歡呼聲中,人們恰恰忘記追尋整個事件的根源——拉登是從哪裏來的?今天把他拋到大海裏,真的就一切都結束了嗎?這是通過“拉登”興衰的整個過程遺留的問題,甚至比現在已經終結的問題還要多。
長期以來,拉登已經成為一個政治符號,隻要產生恐怖主義的土壤和根源依然存在,還會有另外的“拉登”式人物出現,美國的反恐戰爭就仍然會繼續。
長期以來,拉登實際上已經不具備太多軍事指揮權力,或者具體部署權力,他的主要任務就是逃亡。“9·11”以後,尤其阿富汗戰爭、伊拉克戰爭以後,他並沒有參與國際上各種各樣的恐怖襲擊。
這個符號消失以後,恐怖主義行動,包括恐怖主義集團不會因為這個人物的消失而銷聲匿跡。因為產生拉登的根源不是拉登本人,這個人消滅了,而產生拉登的土壤和根源依然存在,還會有另外的人物再出現。
當然,另外的拉登還會出現,但是要像拉登那樣成為一個派別主義的領袖,具有那麼大的國際影響卻不容易。
毫無疑問,拉登之所以有如此大的影響,媒體宣傳起了很大作用。不僅是阿拉伯世界、恐怖集團的宣傳,還有西方各個主流媒體,都在不遺餘力地把拉登妖魔化、神化、鬼化,拉登的形象被極度放大。
拉登既是一種恐怖主義的產物,也是一種媒體的產物,包括電視、網絡,到全部的新興媒體的產物。拉登就是這麼一個被各種各樣的力量、矛盾、手段所營造出來的產物。
這個產物粉碎之後,營造他的手段、條件依然存在。所以,難保不營造出其他這樣的人物來,尤其是對美國來說,拉登的終結並不意味著就是美國反恐戰爭的結束。
在拉登死後,伊朗很快就提出一個非常尖銳的問題,說美國沒有繼續存在於阿富汗的理由了。拉登之死,各個派別及不同的利益集團,都要從中實現本集團利益的最大化。於是在國際政治中出現了非常荒誕的一幕。
他絕不是個孤立的個人,是國際政治中的一顆棋子,但這顆棋子在自我活動,獲得自我意識之後,“潘多拉的盒子”打開了。很多人說,拉登雖然死了,但是這個盒子沒有關上,國際恐怖主義還在蔓延。
拉登死後,美國國務院發布第一道指令就是對全球旅遊的美國人提出警告,要小心對方的報複。猛一看,好像是拉登打開了潘多拉盒子。但是,拉登背後沒有人嗎?是誰把拉登放出來的?
其實拉登本身就是潘多拉盒子中一個怪異的變形體,那麼又是誰把這個變形體放出來的?誰真正打開了潘多拉盒子?我覺得這是國際政治中值得我們長久推敲、思考的,而絕不是表麵的歡慶,或者表麵的痛恨,或者如釋重負,這些不能從根本上解決人類發展到今天所麵臨的諸多的共同問題。
解決一個拉登,好像就有了一個光明的開始,我覺得這樣的評價過高了。在這些歡呼聲中,人們恰恰忘記追尋整個事件的根源——拉登是從哪裏來的?今天把他拋到大海裏,真的就一切都結束了嗎?這是通過“拉登”興衰的整個過程遺留的問題,甚至比現在已經終結的問題還要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