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法俄結盟,打破北約對俄限製(1 / 1)

6.法俄結盟,打破北約對俄限製

俄羅斯對北約東擴一直耿耿於懷,北約也一直將俄羅斯當作假想敵。而法國重回北約後一年,就決定向俄羅斯出口四艘西北風兩棲攻擊艦。這筆軍火交易令世界都有點瞠目結舌的感覺。

要破解這種瞠目結舌,不妨從兩個方麵來看。

從曆史上看,從拿破侖戰爭開始,一直到“一戰”“二戰”,在這段時間裏,法俄聯盟是不乏先例的。當然拿破侖曾經入侵俄羅斯,但是從曆史上看,法國、俄國更是多次聯盟解決歐洲的問題,或者試圖解決歐洲的問題。這種聯盟在“一戰”“二戰”當中達到了高潮。雙方是聯盟,都是戰爭的勝利者。所以對於法俄聯盟曆史情結,是不能夠低估的。

而且俄羅斯長期講它的發展在西方,它想融入歐盟,法國又是歐盟中非常獨立的力量,法國始終想獨立於美國力量之外,甚至獨立於被德國控製的中歐大部分力量之外,所以法國玩大國牌也是很拿手的。從這兩方麵來看,法俄這種合作,雙方互有所求,而且曆史上有多次法俄成功結盟的例子,雙方都獲益匪淺。

從現實來看,在大家的印象裏俄羅斯是武器出口大國,包括飛機、坦克、艦船、潛艇,所以俄羅斯購買法國的艦艇好像非常奇怪。

其實俄羅斯盡管可以生產世界上排水量最大的戰略核潛艇、巡洋艦、航空母艦,但是法國的這種兩棲攻擊艦,是俄羅斯軍事技術的一個短板。兩棲攻擊艦不是一個防禦性的艦艇,它是攻擊性的,而且主要是陸地攻擊,實施大規模登陸的艦艇。

在俄羅斯的軍事理論裏,登陸理論是比較差的,它也主要是海岸防禦。而像美國人、英國人、法國人,他們的登陸戰曆史比較多,經驗也多,包括艦船製造上,兩棲攻擊艦是他們的長處。

這些購買其實不能說明俄羅斯軍事工業如何如何衰落了,今天淪落到買法國軍艦的地步,不能這麼簡單地看。這種兩棲攻擊艦一直以來就是俄羅斯海軍裝備的短板和缺門,以前在蘇聯時期向法國購買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那麼現在就不一樣了。俄羅斯現在利用這些空缺,實際上打開了與歐洲軍事合作的缺口,而且完成軍事技術的填補,對俄羅斯造船工業是一種推動,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美國對這次交易自然是反對的。而法國是不會顧忌美國的反對的。就像我們之前說的,從法國戴高樂總統宣布退出北約,把北約總部從巴黎趕到布魯塞爾開始,法國人這種獨立性就非常明顯了。

法國人曆來不願意跟著美國人的指揮棒轉,他們從來是以法蘭西利益為核心的,而不是以美利堅利益為核心的,在這點上法英之間區別重大。英國很多次扮演了一個跟隨美國的小夥伴的角色,不管美國人怎麼做,哪怕是錯了、不行了也要跟到底。比如曾經的英國首相布萊爾,連美國前總統小布什都對伊拉克戰爭表示沉默了,布萊爾還在拚命辯解,伊拉克戰爭打得怎麼怎麼正確,致使英國輿論大嘩。法國就不一樣了,在伊拉克戰爭發動之初,法國就和德國、俄羅斯、中國四個大國反對這場戰爭,態度是很明顯的。

所以法國獨立於美國之外,獨立執行自己的外交政策、軍事政策,這並不是一個奇怪現象,因為曆來都是這樣的,而且法國曆來都是非常樂於表現出這種獨立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