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邊的大秦,普通部隊一百三十萬,精英部隊風狼軍五十萬,風狼軍是由白風眠一手調教出來的。其戰力之高,天下無雙,至少從它組成到現在他還沒有輸過。這場戰鬥馬上就要開始了,大漢一方也臨時做出了決定,那就是由霍無邪來指揮赤龍軍,負責精英戰鬥的全部行動。
對於他這個才第二次上戰場的新人來說,這可是最高的榮耀了,.軍中有很多不服他的人,都在暗中腹腓,說他是靠裙帶關係上位的,這樣的嫉妒之聲,到那裏都會有,從他那剛入伍參軍時,他便作好準備。
從出身來說,他家也是名門望族,因此在待遇上自然要高人一等,而後更是大小功勞不斷,而他本人。卻基本不怎麼出動,都是手下人去弄,眾人心生不平也是再所難免,若非他之前小勝了一場,再加上衛峻的支持,他才不會有這個機會呢。
而衛峻也是對他寄與了厚望,他相信霍無邪是個能受住考驗的千裏馬,他隻要多一些耐心等待,和多一些機會磨煉就好了,雙方既然已經準備的差不多了,暴發大戰便近在眼前了,而他們現在都再等一個機會,一個對方露出破綻的機會。
楚國一方經過這八天的行動,大遼已經被徹底打殘了,遼國皇帝親自向趙龍交了降表,若是按真實實力來說。遼國人善長騎射,幾乎都是天生的騎兵,可就也是這一點,才使得他們敗的如此之快。
原因自然是因為兵種太過單一,容易被克製。比如騎兵主要是靠機動性、靈活性、和衝鋒時的壓迫感,來在戰場上爭雄。麵對開擴地帶時,騎兵的戰鬥力,那是天下一絕。
可趙龍有作弊器“輕靈甲.”可以飛在天上.,時刻關察他們的動向,.還有他們的行軍速度,
並加以利用。比如將他們引到河邊,利用河水減弱馬匹的行動,而後殲滅,再有利用山穀,打伏擊戰,一舉全滅。
遼國一方也是有大將的.,可是他跟趙龍比,還是有差距的,再加上遼國地處草原,晝夜溫差極大,好酒也成了他們重要的弱點之一。.每次趙龍都能在天上,找出他們的弱點。
比如糧草的存放處.,再比如指揮部的所在.,他遼國大將在厲害也隻是一個人.,不可能讓手下的所有人都把事情做到完美。結果自然是一敗塗地,這期間他們甚至都懷疑過有內奸,於是四處搜查,趙龍也很好的利用了這一點,派人把假情報散發出,讓他們自已去幹掉,幾個特別難纏、又死忠遼國的將軍。
事實上,人類窩裏鬥的情緒,要遠遠高於一致對外。對於外部敵人,他們打不過的情況下,就會生出恐懼心理,這種心理讓他們變的十分敏感,又沒有很好的發泄渠道,現在有了這些亦真亦假的消息,就仿佛為他們找到了渲泄口一樣,幾乎就是屈打成招。硬生生的把幾位忠君愛國的名將,給定上了叛國通敵的小人。
.可憐這群人,到死都不明白,自己為什麼會背上這些鍋,對於他們的下場,趙龍身為軍人自然也是一陣心酸。不過戰爭就是這樣,不是你死便是我亡,.眼下他可沒有資格同情敵人,.若是日後有機會,再為他們平反.。
畢竟他們到死還在相信著祖國,明明有機會,可以起兵反抗,卻隻因那句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而慷慨就義,如果他們都能按照計劃,起兵反抗,那趙龍至少還能提前三天,殲滅遼國。
但是現在這樣也不錯,受降儀式上,遼國的眾位大臣,以及皇室才算第一次見到了,打敗他們的將軍.“趙龍”。對於他的用兵,眾人是好奇的不得了,有段時間,他們曾發了瘋般找內奸。可戰場局勢瞬息萬變,有很多計劃都是臨時起意的,根本不可能有人有機會,甚至有時間把消息傳遞出去。
可是他趙龍卻能一次又一次的,找到他們的弱點,從而殲滅。趙龍打伏擊,他們一定中計,而自己一方打伏擊,那一定會被識破.。從而讓他有機會直攻大本營,燒毀糧草和軍備,而且不是一處這樣,是處處這樣。
直到現在,大遼國被打的無兵可用,被迫投降。他們都不知道,自己到底是怎麼敗的,敗在了那裏,好在趙龍並不好殺,打敗他們之後,多是俘虜。
關於他的用兵技巧,遼國一方曾經當場問了出來,可是趙龍並沒有得到馮嘯天的許可,並不敢把這個秘密,給說出去。隻是淡然的回了一句“軍事機密”便不再言語,對此遼國一方,是氣憤不己,卻又無可奈何.。
而後,馮嘯天需要的農作物也找到了,並且下令開始全麵種植,為日後的出口做準備,同時他們又收獲了一座天然大養馬場。戰馬也是日後的搶手資源,這幾條線都有了好的起點,剩下的,就是開始瘋狂賺錢了。礦產、農產、戰馬、以及藥品。
讓楚國一下子就成了大陸上,最讓人眼紅的聚寶盆,若非有馮嘯天鎮著,它大楚恐怕現在就要“四麵楚歌”了。
另外一邊,令全大陸都注目的大戰,終於在試探許久之後,正式開始了第一輪戰役.。首先做為理由正義的一方大秦.,開始了第一次全麵進攻。.由普通兵衝鋒,風狼軍護兩翼與糧草,全軍一百七十萬人浩浩蕩蕩的向前推進。
白風眠現在擁有絕對的力量.,和充足的兵士.,在如此龐大的軍隊加持下,一切的陰謀詭計,都顯得是那樣的蒼白無力。他所製定的戰術非常簡單,那就是以泰山壓頂之勢,緩慢又迅速的,打入大漢腹地,從而滅了大漢。
畢竟眼下大秦人數眾多,若是分散攻擊,則必然會有照顧不到的漏洞,況且敵人就隻有一個大漢而己,還不如像現在這樣,以人數上的優勢,直接進攻!簡單明了。
做為本地主場的大漢,自然不能讓他如此囂張,幾乎是立刻開始了全麵反抗,衛峻親率大軍與之對戰,但結果卻十分不好,在這種大型戰役中,大局觀十分重要,大漢軍與大秦軍同時陷入了血戰。可不同的是,大秦軍都是那種血戰到底,以命換命的主。
它大漢軍,前幾天才剛剛打勝仗,士氣正盛。可雙方才一接觸,就被人一巴掌,從夢境拍回了現實。
雙方才剛一碰上,立刻就有了差別,大漢軍的傷亡,平均要高於大秦三倍之多!這還是在沒有任何陰謀詭計,雙方以硬對硬的公平條件下的結果。
眼下局勢對大漢十分不利,他們本就在伐楚之戰中,損失了三分之一的部隊。而現在若是這麼拚下去,.那這些部隊,遲早要交待在這。隻靠留守的那點人,能不能守住本地意圖造反的民眾,還都不一定。更別說那些虎視眈眈的鄰國了。
要知道為了這場戰爭,大漢向民眾征收了極重的賦稅,至使大漢民怨四起,各地每天都在上演著,民眾因為交不起稅,而被官府追打的戲碼。可以說,大漢國內現在是亂成一團,若非本地駐守的兵士鎮壓,那現在指不定要有多少人,想揭竿而起,替天行道了。
這也是以前大戰留下的隱患,大軍出征兵馬糧草,軍餉都是非常燒錢的,可伐楚之戰,幾乎是拿走了,大漢國庫’的一多半。現在舉國上下,包括皇宮,都在勒緊褲腰帶過日子,本以為這是手到擒來的輕鬆之戰,可誰曾想卻賠了個精光,現在又要麵對來勢洶洲的大秦,這糧草軍餉不向百姓們伸手,他又能從何處去拿?
衛峻對於國內的難處,自然是清楚的,否則他現在也不會如此焦慮了,.現在的他,既要想著如何對抗外敵,還要想著如何節約成本.,減少國內的壓力。整天是一個頭、兩個大.、苦不堪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