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夢見自己變成了印第安人(2 / 2)

醒來後很久,我都躺在床上不願意起來。我還沉浸在那種腳步如飛、身輕如燕的美好感覺裏。

這感覺很奇妙,這個夢也很奇妙。

隨後當我能進行理性思考的時候,才意識到這夢可能是因為要去南美的行程給鬧的。就是在那幾天,我們正忙著辦理去南美四國——巴西、秘魯、智利和阿根廷的簽證。填各種表格,準備各種證明,於是也就“日有所思夜有所夢”了。盡管夢中的情景我完全不曾想過,但由於去美洲是我很早就盼望的事情,所以比較興奮,以至於晚上大腦仍不肯平靜,我的腦細胞們彼此打著招呼,活躍地相互連接和作用,或許那些記憶著白令海峽的、存儲著海鷗的、想念著帥哥以及惦記著黑絲帕的細胞們,都有了機會來進行表達。正是由於它們興高采烈的無序組合,才給了它們的主人一個驚喜。其實,對於這趟即將開啟的美洲之行,我從沒想什麼白令海峽,反而比較向往那座著名的安第斯山。

安第斯山,是我很小就知道的山,而且貌似對它有一種沒有來由的好感,好像自己生命裏有某種東西和它有關似的。其實當然沒有。但不知為何想起來就有點兒小激動,總想要是有那麼一天,能親眼看看這山就好了。

人的感覺,有時候真的很奇妙。比如莫名其妙地厭惡或喜歡某個人、某件物品、某件事情等等,其實有時真是說不清楚原因的。是直覺,還是第六感覺?或者是神秘的基因密碼?不知道,但我對於安第斯山就是這種沒有根據的喜歡。我先是喜歡安第斯山的名字。記得第一次聽到這個名字的時候,我大概還不到十歲。或者是老師?或者是家長聊天?總之,當這座山的名字第一次衝進耳鼓,我就立刻記住了。尤其是它那幾個發音的音節:安—第—斯——當我默念這樣的音節時,就覺得這幾個音特別好聽,感覺就像是一位妙齡少女的名字。當然,我後來知道,這座山脈很長很長,甚至可以說長得非常壯闊,非常浩瀚,與少女的感覺完全不搭,但這讓我更喜歡它,更加深了我對它的神往。

而現在居然有這麼一次機緣巧合,我在一位朋友的介紹下,要跟隨一幫“文化人”行走南美,去看那座神秘的大山,而且出發的日子就在眼前了,你說能不興奮麼?

安第斯山的全長有將近9000公裏,這個長度是喜馬拉雅山的三倍半。它不僅是南美洲最長的山脈,同時也是世界上最長的山脈。想象一下吧:從南美洲南端的阿根廷火地島開始,沿著浩瀚的太平洋東岸,排列著連續不斷的山峰,它與太平洋的波濤一起浩蕩向前,途經漫長的智利,跨越跌宕的秘魯,然後在厄瓜多爾轉身,走哥倫比亞,進委內瑞拉,最後將雄偉的身姿隱匿於南美洲最北端的加勒比海,這是一種何等宏偉的景象?9000公裏的長度啊,真的能讓安第斯山脈無愧於“南美洲脊梁”這個稱號。而且,除了無與倫比的長度以外,這座“脊梁”也足夠偉岸。整個山脈的平均海拔是3660 米,海拔超過6000米的高峰就有50多座 ,地處玻利維亞西部的漢科烏馬山,主峰海拔7010米,是西半球的最高峰。從南向北,連綿的山脈中有許多山峰頂部都白雪皚皚,終年不化。其中厄瓜多爾的哥多伯西峰(Cotopaxi),則是世界上最高的活火山之一,海拔約5897米。它扮演的重要角色是為南美洲的眾多河流提供發源地。當然,安第斯不僅擁有一係列平行的山脈,它的中間也有橫斷山體、高原和穀地。其最寬處有750公裏,一般的寬度也達到了300公裏。這種感覺讓我想到了一句詩:“海是沸騰的群山,而山是凝固的大海。”安第斯這樣連綿萬裏又跌宕起伏,它那奔騰的山巒可不就是太平洋的波濤在瞬間凝固的影像麼?

況且,我們這一路上不僅要“遭遇”安第斯山,還有世界上最寬的伊瓜蘇大瀑布,以及遺世而獨立的庫斯科古城,神秘的馬丘比丘,無法解釋的納斯卡大地畫,無人能懂的複活節島巨人石像……這樣的行程怎能不讓人期待?

而此刻——在北京初春的一個涼爽的傍晚,這勾人魂魄的旅行終於起程了。

晚上8點,天剛黑透。首都機場T3航站樓的國際出發口,笑聲笑臉相互傳導,已經形成了一個歡樂的氣場。也難怪大家情緒這麼高漲,因為我們這個團隊的二十幾位“驢友”,幾乎都是第一次去遙遠的南美洲。

幾個月的準備之後,我們終於要去探訪那個以盛產神秘文化著稱的古老世界,而且那裏幾乎是離中國最遠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