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希特勒點將 1.(1 / 3)

第一章 希特勒點將 1.

在墨索裏尼忸忸怩怩地提出要求後,希特勒大度地表示,他不會讓意大利人失去北非。他準備派一個輕型裝甲師赴北非作戰。

隆美爾在北非的軍事行動大大出乎了希特勒的意料,出乎了德國、英國、美國等所有國家的意料。他以不可否認的傑出的軍事才華縱橫北非,把一個容易讓人忽視的北非小戰場打成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一個重要戰場。

隆美爾發現沙漠與大海有很多相似之處,沙漠和大海都浩瀚無邊,隻有靠日月星辰和指南針才能通行。就像大海是軍艦馳騁的舞台一樣,沙漠將是坦克馳騁的舞台,適合閃電般的軍事進攻。

一輛又一輛的坦克和裝甲車駛過。這支龐大的裝甲部隊至少擁有好幾百輛坦克。意大利人產生了由衷的敬畏,連隆美爾的副官施密特中尉都感到了震驚,在場的英國間諜更是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戰火幾乎遍及世界各個角落,非洲更不例外。以德國為首的軸心國部隊和以英國為首的同盟國部隊在非洲這塊古老的大陸上進行了你死我奪的大角逐,戰鬥主要在北非進行。和二戰時期其他地方的戰役相比,非洲戰役相對規模較小,但其精彩程度卻遠遠超過任何一個戰場。

有人說,非洲戰役成就了兩個元帥,一個是英國的蒙哥馬利,一個是德國的隆美爾,這是毫無疑問的。需要指出的是,隆美爾是法西斯侵略者,是曆史的罪人,但他的軍事思想和指揮卻是值得研究的。隆美爾赴非洲作戰實際上並不是希特勒的初衷,而是墨索裏尼的狂妄夢想所致。

墨索裏尼從登上意大利的政治舞台起,就開始實施他的新羅馬帝國夢,他想恢複古羅馬帝國的統治,把地中海變成意大利的內陸湖。自詡為愷撒和拿破侖的墨索裏尼十分了解兩人在建立豐功偉業的過程中武力的重要作用,墨索裏尼強烈地意識到,必須利用時機先吞並一個國家,以便證明意大利在自己的領導下已經成了一個強國。

可是意大利比不上德國,它的經濟實力不足,軍隊的官兵素質很低,裝備低劣。最重要的是,廣大的意大利人民並不擁護墨索裏尼。所以,墨索裏尼想實現自己的夢想是很難的。他決心克服這些致命的弱點,孤注一擲。

從1922至1923年,墨索裏尼就準備把非洲的埃塞俄比亞變成意大利的殖民地。1935年10月3日,意大利不宣而戰。盡管埃塞俄比亞人民進行了英勇的抵抗,但最終失敗。1936年5月9日,墨索裏尼宣布,埃塞俄比亞及其人民並入"意大利王國和完整的主權之中"。

希特勒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席卷歐洲大陸,使墨索裏尼再次信心倍增,他妄想在非洲建立新的羅馬帝國。1940年6月10日,墨索裏尼宣布意大利對英法宣戰,很快展開了非洲的軍事行動。8月4日,墨索裏尼下達了進攻命令:東非的意軍攻打英屬索馬裏,占領紅海南部的出海口;北非的意軍攻打埃及,占領蘇伊士運河。意大利一旦戰勝,地中海就成了"新羅馬帝國的內海"。

當時,英國在埃及的軍隊由中東地區的英軍總司令韋維爾將軍率領。韋維爾把近10萬人的英軍部署在伊拉克、約旦、巴勒斯坦、埃及和蘇丹。在埃及,韋維爾僅部署了約36000人的英軍,組編成兩個師。

雖然墨索裏尼宣稱,意大利有17個步兵師擁有"自我運輸"能力,但和英國的摩托化部隊相比,落後了許多。因此,"人多勢眾"的意大利軍隊雖然一度獲勝,但很快在英軍的反擊下潰敗。

1940年9月,意大利的北非總指揮格拉齊亞尼元帥發動了進攻埃及的漫長攻勢,但意大利軍隊的攻勢在距離埃及很近的地方被擋住了。希特勒向盟友意大利提出提供一個德國裝甲師兵力支援的建議。但墨索裏尼和意大利陸軍將領們過分狂妄,同時擔心請客容易送客難,不想接受德國的援助。

德國元首在意大利首都羅馬的代表林特倫少將於10月接到意大利軍方的通知:意大利自己能勝任進攻,新的進攻將於12月底開始。

很快,意大利軍隊對沒有接受德國的援助感到後悔,他們認為或許應該請一個德國裝甲師參加對埃及尼羅河三角洲的進攻。

有關德國援兵的事情一直沒有任何結果。10月28日,意大利軍隊從阿爾巴尼亞攻入希臘。這對德國元首希特勒來說是個很大的諷刺,他有個秘密計劃,就是武裝入侵蘇聯。希特勒對墨索裏尼這個盟友十分不滿。

"別給意大利派援兵了。"11月1日,希特勒對德軍總參謀部說。11月3日,希特勒和陸軍坦克專家托馬將軍就往意大利派援兵的問題作了認真的討論。希特勒決定不派遣裝甲師到非洲,把裝甲師留到蘇聯戰場使用。希特勒隻把空軍中隊派到地中海,避免意大利軍隊慘敗,從而影響德國的侵蘇計劃。

12月,軟弱無能的意大利軍隊在北非遭到慘敗。英軍反攻的進展太快了,10天內,英軍竟包圍了位於利比亞的巴迪亞要塞。意大利的格拉齊亞尼元帥從9月發起的攻勢就是從利比亞開始的。這時,墨索裏尼懇請希特勒提供裝甲師,還要求給意大利軍隊提供新式武器和裝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