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耐心的陳老師(2 / 2)

“再其次是埋步,配合所練習槍棍的招數,慢慢琢磨體會各種明步和暗步。一般傳統武藝都是腳下贏人,而且都是暗步贏人。說的直白一些,其實就是賣破綻,做局讓人往裏跳。所以要先學會闖、逃、避、舍、墊等等諸多步法,暗步多為陰損毒辣,因此槍為百兵之賊也,賊不主攻,以智而謀。”

“然後是滑杆,這個技藝是最重要的,一般由兩個人各拿一杆,一方刺一方滑掛,另一方再刺這一方再滑掛。練的是兵器之間的相攪相挫之感,長兵器練出感覺,對任何兵器都是通用的。若沒有練習這個技藝,與人交手若是遇到老手,一回合便會被人下了兵器。你若拿不住,找不到對方的勁力點,杆一顫,手一滑必然脫手。”

“最後是心力,大字型站立,一手持棍端,側平舉槍,每次平舉一個時辰,練的並非力量,而是練勁力的轉化。初學者必然大臂較勁,片刻便揮汗如雨,手臂酸軟。實際上托槍用的不是臂力。手臂酸軟,那麼試著將力量轉於雙腿,大臂休息,雙腿用力。當然,並非隻有雙腿,周身上下皆可借力。久而習之,舉一個時辰以上,汗不出,而全身舒泰,才方可算是合格。”

聽完陳平耐心的向自己講解的練槍基礎要決,張勝像是打開了一個新的世界,有了一個明確的練槍方向,心中大為感激。張勝深深的向陳平鞠了一躬:“小弟著實受教了,多謝陳大哥耐心指點。”

“張勝兄弟莫要客氣,這對陳某來說舉手之勞而已。況且能幫助像張勝兄弟這樣心地善良的人,將來你學藝有成也必將能夠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如此義舉,陳某又何樂而不為呢?”

“陳大哥高義,張勝佩服,陳大哥今日之言,張勝必定銘記於心,他日學藝有成,亦當效仿陳大哥,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

“如此甚好。對了,張勝兄弟,後天便要出發去高平城了,這兩天的時間太短,我隻能把五種基本功的實際練法,以及各種步法向你簡單的演示講解一番,盡量讓你有個印象,日後好對照小冊練習。”

“那就有勞陳大哥了。”

兩人說完,陳平便開始在院子裏繼續向張勝一邊演示一邊講解起來。這兩天名義上的受傷,二小姐那邊讓人傳話陳平,說不用過去報道,在商鋪宿舍好好休養,結果倒是方便了張勝學習槍術。這兩天早起和邵伯打過招呼後,張勝便一整天都賴在陳平的院子裏,邊練邊請教。每當快到飯點時,張勝也會很自覺的停下,出去用阿哥留下的錢買來好酒好菜犒勞陳平,感謝他的指點。以後有沒有機會報答另說,但現在能有機會表示謝意自然還是要有所表示的,這點簡單的人情世故,張勝還是明白的。

兩天的時間過得很快,但對於張勝來說,這兩天卻過得極為充實。僅僅兩天的時間,雖然不可能讓自己脫胎換骨,但卻讓原本對於武道一無所知的自己找到了前進的方向。月棍年刀,久練槍,想要練好槍術,需要的是一個極為漫長的打磨過程,道阻且長。但千裏之行,始於足下,既然自己選擇邁出了這第一步,那麼今後管它山高路遠,任它前程曲折,都唯有砥礪前行而已。

約定出發的時間終於到了,清晨張勝開始洗漱時,已有更早起的夥計在替商戶們搬運貨物上車了。

“漱水冰清醒冬晨,馬嘶鈴急催人遠。

此去征途幾載路,阿郎莫忘寄家書。”

這是小時候王先生教張勝讀書時讀過的一首詩,未曾想,自己也有一天如詩中人一般,將與家人久別。隻是詩中的兵郎家書猶可寄,而我寄家書於何方?阿哥,小冬,你們在哪?沿途還順利嗎?

張勝狠狠的將冰涼的漱水潑打在臉上,讓自己清醒,回歸現實。拿起長槍,背上行囊的張勝,大步流星的走出客棧,前往高平城的方向上,官軍和商戶組成的隊伍已經開始緩緩前行。張勝望了一眼高平方向初升的太陽,期待著高平城能給自己帶來不一樣的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