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認賊作父,興兵造反
石敬瑭由於是皇親國戚,深得明宗的寵信。明宗末年,石敬瑭官拜河東節度使。在朝中,他兼任軍隊的最高統帥。
長興四年(933年),後唐閔帝李從厚繼位。閔帝軟弱無能,大權旁落,統治集團內部一片混亂。明宗的養子李從珂在鳳翔起兵,前來奪取皇位。閔帝連忙命姐夫石敬瑭迎敵。石敬瑭與心腹合謀一番,決定先觀望局勢,再作打算。
四月初一,在河南衛州以東七八裏的地方,石敬瑭碰到帶著五十名衛兵逃命的閔帝。閔帝看到姐夫,以為遇到了救星,趕緊向他呼救。不料,自此落入石敬瑭手中,他成為孤家寡人。
石敬瑭與李從珂早年的戰功不相上下,是明宗的左膀右臂。為此,兩人相互猜忌,都不服氣,關係很不好。李從珂稱帝後,石敬瑭忙著辦明宗的喪事,沒有入朝晉見。
狡猾的石敬瑭以生病為由,多次讓妻子魏國公主和丈母娘曹太後向李從珂請求回鎮河東。李從珂對石敬瑭心懷不滿,許多大臣也主張不能放虎歸山,但有人說情,李從珂又親眼看到石敬瑭重病在床,料他不足為害。
李從珂說:“石郎追隨我父皇征戰多年,今天我當天子,不信石郎信誰呢?”他命石敬瑭回鎮河東,沒想到真是放虎歸山了。
石敬瑭回到河東太原後,為了自保,加快了起事的準備。
當時,朝中大臣都看出他的造反跡象了。李從珂任命武寧節度使張敬達為北麵行營副總管,鎮守山西代州,威脅太原,派禦林將軍楊彥洵監視石敬瑭的一舉一動。
清泰三年(936年)正月,李從珂過生日,石敬瑭的妻子魏國公主入都祝壽。
魏國公主臨走時,李從珂說:“你回去幹什麼?與石郎共同反我嗎?”
石敬瑭知道後,更加著急,決定興兵造反了。
石敬瑭為了進一步試探李從珂的意圖,故意上表說自己得了重病,要求解除兵權,調到內地。
李從珂命石敬瑭移鎮鄆州,命張敬達監督移鎮。石敬瑭接過聖旨後,與諸將商議道:“太原城高糧多,我想邀請各鎮,求援於契丹,各位以為怎樣!”
都押衙劉知遠、掌書記桑維翰都大力支持。桑維翰為石敬瑭起草一道降表,向契丹太宗耶律德光稱子,割讓盧龍一道和雁門關以北各州,作為契丹出兵的條件。
清泰三年五月,石敬瑭造反了。他首先發動政治攻勢,指責李從珂是非法即位,要他讓位給閔帝。石敬瑭是擔心自己的兵力不足,無法成功,不敢貿然南下攻打洛陽,就在太原城中展開政治攻勢,渴望朝廷的分裂和契丹的援兵。
李從珂命張敬達前來征討,張敬達在太原城南的晉安鄉安營紮寨,將太原城包圍,不斷地攻城。
石敬瑭和劉知遠率軍奮力抵抗才擋住敵軍的激烈進攻。張敬達看到久攻不下,就在城外設立柵欄,要讓石軍餓死在城中。
當時,正好是夏季,連日大雨,木柵被狂風刮倒。張敬達派兵修築圍牆,被大雨衝毀,始終無法合圍。
太原城中糧食日減,將士疲憊,軍心浮動了,石敬瑭每天寢食難安,渴望契丹兵早一天趕來。
好不容易度過夏天,直到秋季,契丹出兵相救。
九月,耶律德光率契丹五萬騎兵,揚言三十萬,從揚武穀南下,很快到達太原城下的汾北之虎北口。
耶律德光派人對石敬瑭說:“我今天要就滅賊,行嗎?”石敬瑭派使者說唐軍人多勢眾,千萬不能輕戰,不如明天再攻。使者還未出城,就看到遠處契丹兵已與唐軍戰在了一起,石敬瑭連忙率軍出城決一死戰。
此次戰役,唐軍步兵死亡近萬人,唐軍騎兵逃回晉安寨。
當天夜裏,太原城北門外,44歲的石敬瑭在眾官員的簇擁下,向33歲的耶律德光跪拜。高呼:“兒臣叩見父皇。”在場圍觀的人,感到很難堪。
不久,契丹和石敬瑭率軍圍攻晉安寨,一連數月都沒有攻下。
十一月的一天,耶律德光對石敬瑭說:“我遠道而來總要回去,看你相貌威嚴,真乃中原之主,我就立你為天子吧。”這句話正說到石敬瑭的心裏,但他不敢馬上接受,佯裝推讓了幾次,在將校們的一再鼓勵下,石敬瑭才答應下來。
耶律德光作冊文,封石敬瑭為大晉皇帝。登基典禮時,耶律德光脫掉自己的衣服,為石敬瑭穿上,石敬瑭穿著一身契丹可汗服飾,南麵就座,接受群臣的朝拜,當上了大晉皇帝,改元天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