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登基執政,滅金掠宋
寶慶元年(1226年),成吉思汗再次親征西夏。第二年六月,西夏國主請降。西夏投降後,成吉思汗隨即率軍渡過黃河,經積石州(現在的青海循化),攻占臨洮路(現在的甘肅境內)。七月,成吉思汗攻占京兆(西安)。到達六盤山時,成吉思汗因積勞過度病逝。
成吉思汗臨終時命諸子精誠團結,一致對外,聽從窩闊台的領導。
成吉思汗死後,金主先是命大臣前來吊孝,隨後又命人送來大量財物。窩闊台對金使說:“金主長期不肯投降,致使先帝疲於征戰,最終積勞成疾而亡,你們以為可以用一些財物讓蒙古人忘掉這一切嗎!”於是他命人將金國財物送回。
窩闊台雖然有成吉思汗的遺命可以繼位,但此時蒙古的庫裏爾台製(部落議事會製度)仍在發揮作用,他必須等庫裏爾台決定以後才能稱帝。
在王位空缺的兩年時期裏,拖雷負責監攝國政。
紹定二年(1229年)秋,蒙古王室宗親和朝中重臣舉行庫裏爾台大會,推選新的大汗。一些人極力主張立拖雷為新的大汗,反對成吉思汗的臨終遺命,窩闊台不敢違背眾意。此次大會拖延了四十幾天,一直無法決定。後來在拖雷主持下,斡赤斤和察合台也讚同擁立窩闊台,窩闊台才得以繼承蒙古帝國的汗位。
元太宗窩闊台登基執政以後,在嚴守其父成吉思汗製定的各項法令的同時,下令赦免成吉思汗死後到他稱帝期間的罪犯。
當時蒙古帝國所使用的禮儀典章都非常簡單,元太宗窩闊台決定逐步健全蒙古帝國的法律及政治。
成吉思汗旗下有一個叫耶律楚材的人學問很高,耶律楚材是遼國開國皇帝耶律阿保機的後代,曾經在金國當過官。他對儒學、佛學有很深的研究,提出“以佛治心,以儒治國”。耶律楚材還精通天文、地理、醫藥、卜卦等。
成吉思汗生前一心征伐,對耶律楚材的“以儒治國”,壓根不在乎。所以,成吉思汗活著的時候,耶律楚材僅僅負責漢文書記和觀星占卜之類的事務。
元太宗窩闊台繼承汗位以後,麵對的首要問題就是如何治理成吉思汗生前征服的大片領土。來自大草原的蒙古人隻懂得放牛牧馬,不懂農業生產。如何治理天下的問題,常常在蒙古朝中引起大臣們的爭論。
有一個蒙古大臣說:“漢人對咱們沒有任何用處,不如把他們都趕走,叫他們的耕地變成草原,讓蒙古百姓放牧。”
耶律楚材說:“大汗即將南征,需要龐大的軍費。根據我的預算,若向漢人征稅,每年最少能夠得到五十萬兩白銀、八萬匹帛和四十萬石粟,能夠解決我們軍費問題,可見漢人對我們是有好處的!”元太宗窩闊台將信將疑,命耶律楚材試一試。
兩年後的秋天,窩闊台來到雲中(今山西大同),閱讀耶律楚材遞過來的賦稅冊,數字和耶律楚材當年預計的一樣。元太宗窩闊台非常高興,親自給他斟酒,說:“你沒有離開我的左右,卻使蒙古財富大增,真是神奇!”從此,元太宗窩闊台更加信任耶律楚材了,命他擔任中書令。
耶律楚材主持的賦調為蒙古滅金提供了大量的兵力和財力的支持。
紹定二年(1229年),窩闊台決定按成吉思汗生前的規劃滅金,於是蒙古大軍向金朝發動了攻擊。紹定三年(1230年)秋,窩闊台和拖雷率軍南進。紹定五年(1232年)三月,蒙古軍隊包圍了金國的京城汴梁,雙方相持的時間很長,傷亡慘重。六月,金哀宗被迫逃到蔡州(現在的河南汝南)。端平元年(1234年),在蒙古軍的進攻下,金哀宗自縊身亡,至此金國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