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獻上玉璽,再獲升遷(1 / 1)

第五十三章 獻上玉璽,再獲升遷

那時,四方勤王之師陸續向京師進發,阻止這些部隊前進,成為當務之急。他派使四出阻止勤王之師前進。然而,多數人抗命不遵,擒殺來使。金軍害怕遭到圍攻,幾天內撤退一空,軍營中遺物很多,金帛寶玩滿地都是。範瓊率軍出城,得到金國扔掉的寶物、表緞、米麥、羊豕不可計數。

金軍北撤後,康王趙構率兵八萬駐紮濟州,皇帝之位自然非他莫屬。勤王之師雲集,直指開封,張邦昌迫於形勢,不得不於四月五日派蔣師愈等人給康王送信,竭力為自己塗脂抹粉。他把元佑皇後迎入延福宮,尊為宋太後,表明自己無意即位。

張邦昌派遣謝克家迎請康王趙構,獻上了玉璽。謝克家見了康王趙構,持寶跪拜,康王趙構假裝推辭,命汪伯彥掌管。

張邦昌在書信中竭力為自己粉飾,標榜自己對宋朝忠心耿耿。宗澤認為張邦昌篡位,理應征討。康王趙構下不了決心,這時,元佑太後派馮眷等為奉迎使,前來迎請康王趙構。征得康王趙構同意後,元佑太後命太常寺少卿汪藻代草手書,頒布天下:“比以敵國興師,都城失守,欞纏宮闕,即二帝之蒙塵,禍及宗社,謂三靈之改卜。眾恐中原之無主,姑令歸弼以臨朝,雖義形於色,而以死為辭,然事迫於危,而非權莫濟!內以拯黔首將亡之命,外以抒鄰國見逼之威,遂成九廟之安,坐免一城之酷。乃以衰癃之質.起於閑廢之中,迎置宮闈,進加位號,舉欽聖以還之典,成靖康欲複之心,求言運數之屯,坐視邦家之複,撫躬猶在,流涕何從!緬維藝祖之開基,實自高穹之眷命,曆年二百,人不知兵,傳序九君,世無失德。雖舉族有北轅之釁,而敷天同左袒之心,乃眷賢王,越居近服,已徇群情之請,俾膺神器之歸,由康邸之舊藩,嗣宋朝之大統。漢家之厄十世,宜光武之中興;獻公之子九人,惟重耳之尚在。茲惟天意,夫豈人謀,尚期中外之協心,同定安危之至計,庶臻小偈,漸底丕平。用敷告於多方,其深明於吾誌。”

詔書傳到康王趙構駐軍之地濟州,濟州軍民大喜,前往軍營要求趙構在濟州即位。康王趙構好言相勸,命眾人散開。權應天府朱勝非,趕到濟州拜見趙構,求趙構在應天府(河南商丘)即位,說應天府是龍興之地,漕運甚便。康王趙構表示讚同。

張邦昌知道後,親自拜見康王趙構,痛哭謝罪。康王趙構好言安慰。五月初一,康王趙構登壇受命,向北遙拜徽、欽二帝,痛哭不止,行即位禮,改元建炎,大赦天下。康王趙構即南宋高宗。

趙構繼位後,拜張邦昌為太保、奉國軍節度使,封為同安郡王。張邦昌前後篡位33天,不但保住了性命,而且獲得了升遷,這對愛國軍民真是莫大的諷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