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深得帝心,胡作非為
根據朝廷的官製,尚書省是管理財賦的專門機構。尚書省不設丞相,隻設平章政事。阿合馬手握朝廷的財政大權,但他的野心很大,總想插手朝政。
阿合馬授意心腹們,讓他們奏請忽必烈把中書省、尚書省合並,以安童為三公,阿合馬為丞相。
安童啟奏忽必烈說:“尚書省、樞密院、禦史台宜各司其職,今阿合馬凡事不經中書省,直接任免尚書省官吏,違背了製度。”
忽必烈質問阿合馬,阿合馬笑道:“事無大小,皆委托給臣,所用之人,臣應該有自主權。”忽必烈點頭笑了。
安童再次啟奏說:“阿合馬所用官吏大多不稱職,今請考察他們,罷免不稱職的官吏。”忽必烈不肯考察尚書省官員,使阿合馬更加膽大妄為,遇事從不上報中書省。
安童沒有辦法,被迫承認事實,上奏忽必烈說:“重刑及升遷上路總管,仍歸臣主持,其他事務交給阿合馬好了!”忽必烈同意了,這更助長了阿合馬的氣焰。
擔任京師宿衛的秦長卿對阿合馬專權十分不滿,上疏忽必烈,請忽必烈在阿合馬羽翼沒有豐滿之前誅殺他。
從此,阿合馬對中書省的漢族官員們和秦長卿恨之入骨,總想找機會除掉秦長卿。阿合馬無權參與中書省的政事,竟啟奏忽必烈,要求秦長卿出任興和、宣德同知冶鐵事,趁機誣陷秦長卿貪汙數萬緡,抓捕圖書入獄,沒收其家產。
亦麻都丁和劉仲澤在阿合馬擔任製國使司時,與他有矛盾。阿合馬羅織罪名,將其逮捕入獄。
秦長卿、劉仲澤、亦麻都丁都在獄中。阿合馬要殺了三人,兵部尚書張雄飛不準。阿合馬對張雄飛說:“你要是殺了三人,我把參知政事授予你!”
張雄飛說:“殺無罪之人,吾不幹。”
阿合馬大怒,啟奏忽必烈把張雄飛趕出朝廷,貶為澧州安撫使。不久,秦長卿、劉仲澤、亦麻都丁被處死。
1271年,忽必烈建國號為“大元”,大一統的元朝建立了。1272年,阿合馬主持的尚書省並入中書省,忽必烈任命阿合馬為中書省平章政事,阿合馬成為副相。
1274年,元世祖忽必烈任命伯顏和史天澤率二十萬大軍伐宋。
當時,南宋頒行的貨幣是交子和會子。伯顏為了收買漢人和穩定江南的經濟,曾向江南百姓許諾不改變交子和會子。
南宋滅亡後,為了聚斂財物,元朝以中統鈔更換交子、會子。從1276年起,阿合馬印發的中統鈔,從數十萬錠增加到一百九十萬錠,使中統鈔貶值五倍,物價飛漲,嚴重阻礙了經濟的發展。
阿合馬對忽必烈說:“鹽與藥材貿易,若讓百姓為之,會造成天下混亂。應在開封、衛輝等路籍括藥材,在蔡州發鹽十二萬斤,禁止百姓私自貿易。”
忽必烈為了聚斂財物,采納了阿合馬的建議。官府把質次價高的食鹽、藥材賣給百姓,獲得暴利,老百姓叫苦連天。
元初,在北方地區實行丁稅政策,每丁每年納粟一石,驅丁每年納粟五升,新戶丁驅分別為五升、二升五鬥,老幼之人不納丁稅。阿合馬卻把丁稅提高一倍,還規定地多者繳納地稅。把老百姓置入破產的邊緣。
南宋滅亡後,忽必烈建立江南行省,主管江南地區事務。阿合馬想出一條妙計,名曰“理算”。理算又叫“打勘”,名義上是為了清理官、司錢財的紕漏,但阿合馬趁機勒索官吏們,逼他們勒索百姓。
受理算的官員勒索民財,同時被上級官員勒索。阿合馬把理算作為排斥異己的利器,趁機整治那些反對自己的官員。
當時,江南行省平章政事阿裏伯、右丞燕帖木爾與阿合馬有矛盾,忽必烈問阿合馬:“阿裏伯等人有什麼話說?”
阿合馬說:“臣已經派人核實,江南行省成立以來,阿裏伯、燕帖木兒私自替換官員八百多人,私自支取糧食四十七萬石,征用錢鈔一萬二千錠,公開抵製理算!”
忽必烈大怒,斬殺了阿裏伯、燕帖木兒。
阿合馬為忽必烈搜刮財物的同時,依靠權勢在各地霸占民田。他利用權勢經商,在家裏私設總庫。他經常胡作非為,搶奪別人的妻女。他曾揚言,隻要獻上妻女,就可得到官位。一些不知廉恥的人把嬌妻愛女作為禮物送到阿合馬的府上,任其淫樂。阿合馬不擇手段,身邊的妻妾達四百多人,日夜宣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