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天嫉紅顏,含冤而死
花蕊夫人曾經是孟昶的貴妃,如今卻被迫投到了仇人的懷抱,她的心情是苦澀的。好在宋太祖非常寵愛她,每天退朝以後,總要先到花蕊夫人的宮中與她調笑取樂。
一天,宋太祖退朝後,來到花蕊夫人宮中,命她以蜀地為題材寫一首詩。花蕊夫人想起蜀兵向大宋不戰投降,含淚吟誦了《亡國詩》:
“君王城上豎降旗,
妾在深宮哪得知?
十四萬人齊解甲,
更無一人是男兒。”
她在詩中言辭懇切地傾訴了亡國之人的悲憤心情,寫出了對後蜀降宋的不滿。宋太祖看了後,讚道:“愛妃的胸襟,是後蜀男子們比不上的。”
宋太祖從詩中看出花蕊夫人對蜀地的懷念,於是說道:“朕要封愛妃為皇後。”雖然花蕊夫人並不看重地位,但在宋太祖的甜言蜜語下,還是高興了好一陣。
花蕊夫人對孟昶並不是無情無義。她的內心非常矛盾,她與孟昶夫妻情深,卻被迫改事宋太祖。雖然孟昶已死,但她始終無法忘記舊日的恩情,無法原諒自己背棄盂昶的行為。
每當芙蓉花開的時候,她總會想起孟昶封她為“花蕊夫人”時的情景,隻可惜如今隻剩她一個人獨自在園中賞花,而孟昶早已駕鶴西去了。
擅長工筆的花蕊夫人親手描製了一張孟昶像,更大著膽子將畫像供在內室慰藉自己的相思之苦,借以告慰孟昶的在天之靈。
一天,宋太祖無意間發現了孟昶像,心中頓生疑慮。自己的愛妃為什麼供奉別人的畫像呢?而且,宮中明令禁止擺案上香,宋太祖不快地追問花蕊夫人供奉的是何人。
善於察言觀色的花蕊夫人巧妙地答道:“臣妾所供奉的是張仙畫像!蜀國傳說想要生子的婦人隻要對張仙祈禱,就能生兒子。臣妾是想早日為陛下產下龍子啊。”
宋太祖聽了花蕊夫人的回答後,轉怒為喜,不再追究了。
一場風波平息後,在母以子貴的後宮,宮中其他嬪妃卻對“張仙送子圖”信以為真,在後宮中爭先供奉張仙的畫像。
雖然宋太祖極為寵愛花蕊夫人,但立她為皇後一事卻受到了朝臣們的阻力。趙普勸宋太祖道:“雖然徐妃美麗聰慧,甚得陛下歡心,但是她畢竟是亡國之人,不足以母儀天下!請陛下以江山社稷為重!”
於是,不懂得權勢之爭、不懂得嬌媚之術、不懂得曲意奉承的花蕊夫人最終沒能成為宋太祖的皇後。
宋太祖與一母同胞的弟弟趙匡義都相中了天生麗質、色藝雙優的花蕊夫人,兄弟倆為花蕊夫人明爭暗鬥,爭風吃醋。心狠手辣的趙匡義沒能得到花蕊夫人,便想自己得不到的人也不讓別人得到,決定向花蕊夫人下毒手。
一天,宋太祖率滿朝文武出外打獵,趙匡義假裝瞄準前方的獵物,眾人都在放箭時,趙匡義突然轉身向花蕊夫人射去,頓時,花蕊夫人香消玉殞了。
宋太祖以為花蕊夫人死於亂箭誤傷,沒有追究,將她安葬在福建崇安。
花蕊夫人一生留傳下了很多詩詞,頗為感人:
宮詞(其三)
龍池九曲遠相通,楊柳絲牽兩岸風。
長似江南好風景,畫船來去碧波中。
宮詞(其七)
廚船進食簇時新,侍宴無非列近臣。
日午殿頭宣索繪,隔花催喚打魚人。
蕭綽即蕭太後,在遼國208年的曆史中,整整執政了40年。在蕭綽的治理下,遼國由衰轉盛,史稱“中興”。她以國母之尊,馳騁疆場,這在中國曆史上實屬空前絕後。蕭綽是當之無愧的一代女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