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人們生活中的必需品 第十五節 紡紗機的發明
18世紀中期,英國有名工匠叫哈格裏沃斯。他和妻子、女兒一家三口居住在一個城市裏。為了生活,妻子租了一台紡車,每天紡紗忙個不停,那時的紡車隻有一個紗錠。妻子起早貪黑忙一天也隻能紡出一磅紗。一天,妻子對工匠說:"這紡車若是一次能多紡兩個紗錠就好了。"工匠是個即聰明又細心的人。他聽到妻子說後,心裏就開始琢磨著,為了讓妻子減輕負擔,應該改進一下紡車。一天,哈格裏沃斯在外邊做完工,回到家裏,不小心,將紡車絆倒了。原來水平放的紗錘一下豎了起來,但它沒有被卡住,仍在飛快地轉動著。哈格裏沃斯望著飛轉的紡錘發呆,驚喜中自言自語地說:"太好啦,這就是未來紡紗機。"他想要是在一個框子裏並立幾個紡錘,用一個紡輪帶動,讓它們一起轉動,就可以同時紡出幾根紗來。沿著這個思路,他開始設計新型紡車。經過反複的試驗和研製,終於在1764年研製成功一台能同時紡8個紗錠的新式紡車。他看著妻子愉快地紡著。但他沒有因此滿足,接下來他又繼續改進和完善。將紡紗機上的紗錠增加到16個、32個,後來竟能在一台紡紗機上同時紡出80個,工作效率提高了幾十倍。為了紀念自己的發明,哈格裏沃斯以自己女兒的名字將紡車命名為"珍妮紡紗機"。消息傳出後受到人們廣泛的歡迎,很快地被推廣應用開了,它就是現代紡紗機的前身。